最佳答案美國父母從小教育孩子的獨立能力。大部分美國學生在18歲后都要自己支付自己的生活費。如果住在父母家,他們還需要向父母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租金”。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美國大學生都靠課下打工賺取生活費。盡管美國大學學費十分昂貴,但大學生們很容易就能從銀行獲取貸款。筆者認識的美國學生中有80%都靠貸款維持學業(yè)。因此,美國大學生畢業(yè)后掙的第一筆錢通常用來還清助學貸款。
來自丹佛的經(jīng)濟系研究生John介紹說,大學畢業(yè)幾年后等生活穩(wěn)定,美國年輕人通常會做一些風險投資,但投入的資金一般很少。以他本人來說,他通常會把錢分成兩部分,僅20%用做風險投資,買股票或是基金,剩下的則存入銀行保守花銷。John今年31歲,剛成家不久。曾在銀行工作的他說,美國很多年輕人在投資時通常會考慮自己的“未來價值”。也就是說,他們會綜合考慮自己的學識以及經(jīng)濟發(fā)展的趨向,從而對自己以后的“賺錢能力”做個估算。估算較高的年輕人更容易做風險投資。
美國經(jīng)濟學家們關(guān)于“美國經(jīng)濟將走下坡路”的預言對年輕人的投資信心有一定影響。來自夏威夷27歲的Noel目前正在美國某大學讀MBA。他畢業(yè)后的打算是管理父母的家族賓館。他認為,盡管美國經(jīng)濟很穩(wěn)定,但很快就會走下坡路,因此,他會把錢投資于房產(chǎn)“保值”。
26歲的德國人Andree說,德國年輕人有了“閑錢”后,一般會到銀行尋求理財方面的咨詢。因為股票的高風險性,德國人并不十分熱衷投資股票,大多會把錢投向更保險的政府債劵。但有趣的是,德國年輕人很少投資比政府債劵還要保險的房產(chǎn)。Andree認識的所有年輕人中沒有一個有房產(chǎn)。他解釋說,這樣做的原因可能是為了給生活增添更多的可能性,因為有了房產(chǎn)后流動的可能性就會小些。在德國這種社會福利制度相對健全的國家,居民的保險意識也很強。據(jù)Andree介紹,絕大部分的德國年輕人都有養(yǎng)老基金,提前幾十年為退休后的日子做打算。
盡管相比美歐,泰國跟中國有地緣親近,文化方面也有不少相似之處。但泰國年輕人在理財上也有自己的特色。泰國的股票市場在年輕人中并不是十分熱門。他們更愿意投資到房產(chǎn)和汽車上。如果投資股票,他們也會傾向于長線,購買大公司的股票,收取分紅。J在泰國一家外企工作。24歲的她將大部分的工資花費在吃穿上。今年年初,由于金價走勢相當好,她在媽媽的建議下用攢下的錢買了金條。據(jù)J講,投資金條也是泰國年輕人的另一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