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選答案
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shè)計競賽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970年,當時在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舉辦了首屆比賽。當時的主辦方是the Alpha Chapter of the UPE Computer Science Honor Society。作為一種全新的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計算機科學頂尖學生的方式,競賽很快得到美國和加拿大各大學的積極響應(yīng)。1977年,在ACM計算機科學會議期間舉辦了首次總決賽,并演變成為一年一屆的多國參與的國際性比賽。
最初幾屆比賽的參賽隊伍主要來自美國和加拿大,后來逐漸發(fā)展成為一項世界范圍內(nèi)的競賽。特別是自1997年IBM開始贊助賽事之后,賽事規(guī)模增長迅速。1997年,總共有來自560所大學的840支隊伍參加比賽。而到了2004年,這一數(shù)字迅速增加到840所大學的4109支隊伍并以每年10-20%的速度在增長。
1980年代,ACM將競賽的總部設(shè)在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的貝勒大學。
在賽事的早期,冠軍多為美國和加拿大的大學獲得。而進入1990年代后期以來,俄羅斯和其它一些東歐國家的大學連奪數(shù)次冠軍。來自中國大陸的上海交通大學代表隊則在2002年美國夏威夷的第26屆、2005年上海的第29屆和2010在哈爾濱的第34屆的全球總決賽上三奪冠軍,浙江大學參賽隊在美國當?shù)貢r間2011年5月30下午2時結(jié)束的第35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shè)計競賽全球總決賽榮獲全球總冠軍,成為除上海交通大學之外唯一獲得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shè)計競賽全球總決賽冠軍的亞洲高校。這也是目前為止亞洲大學在該競賽上取得的最好成績。賽事的競爭格局已經(jīng)由最初的北美大學一枝獨秀演變成當前的亞歐對抗局面。
2015年全球總決賽,圣彼得堡國立資訊科技、機械與光學大學AC了所有題目(13道),成為了ACM-ICPC歷史上第一支在全球總決賽中AK的隊伍,也成為了歷史上獲得ACM-ICPC全球總決賽冠軍次數(shù)最多(6次)的隊伍,這一表現(xiàn),被當場比賽主持人稱作the best of best of b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