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竺可楨的資料


答案優(yōu)選

竺可楨(Chu Kochen)(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又名紹榮、烈祖、兆熊,浙江省紹興縣東關鎮(zhèn)人(今紹興市上虞區(qū)東關街道),氣象學家、地理學家和教育家。

有關竺可楨的資料

1905年進入復旦公學中學部學習(未畢業(yè))。1909年進入唐山路礦學堂(今西南交通大學)預科土木工程系學習。1913年畢業(yè)於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農(nóng)學院。1918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18年到1920年任教於國立武昌高等師范學校(今武漢大學)。

有關竺可楨的資料

1920年到1925年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地學系主任。1925年竺可楨轉任商務出版社編輯。1926年8月,竺可楨到天津,被張伯苓聘為私立南開大學教授,講授地學、氣象學[1]。1929年到1936年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

有關竺可楨的資料

1936年到1949年,他擔任任國立浙江大學校長。在此期間,養(yǎng)成優(yōu)良學風,廣攬名師,特別是延攬了眾多中國科學社和前學衡社的成員,使浙江大學迅速崛起成為世界一流大學,時人稱浙大為「東方劍橋」。在浙大的發(fā)展歷程中,擔任校長達13年之久的竺可楨先生可謂厥功至偉。他被公認為「浙大學術事業(yè)的奠基人,浙大「求是」精神的典范,浙大的靈魂」。校訓「求是」即是由他提出,校歌亦是他請著名國學家馬一浮作詞、音樂家應尚能譜曲作成。

1949年10月16日,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籌建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74年2月7日,因肺病在北京逝世。

位於浙大玉泉校區(qū)的竺可楨銅像

言論

「諸位在校,有兩個問題應該自己問問,第一,到浙大來做什麼?第二,將來畢業(yè)後做什麼樣的人?」

「大學教育之目的,在於養(yǎng)成一國之領導人材,一方提倡人格教育,一方研討專門智識,而尤重於鍛煉人之思想,使之正大精確,獨立不阿,遇事不為習俗所囿,不崇拜偶像,不盲從潮流,惟其能運用一己之思想,此所以曾受真正大學教育之富於常識也。」 (南京高等師范學校二十周年校慶演講,《國風月刊》第8卷第1期

「一個學校實施教育的要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選,圖書儀器等設備和校舍建筑。這三者之中,教授人才的充實,最為重要?!埂附淌谑谴髮W的靈魂,一個大學學風的優(yōu)劣,全視教授人選為轉移。假使大學里有許多教授,以研究學問為畢生事業(yè),以作育後進為無上職責,自然會養(yǎng)成良好的學風,不斷的培植出來博學敦行的學者。」

「科學的目標是在求真理。真理所在,雖蹈危履險以赴之,亦所不釋?!?/p>

「科學家的態(tài)度,應該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絲毫不能茍且?!?/p>

「據(jù)吾人的理想,科學家應取的態(tài)度應該是:(一)不盲從,不附和,一以理智為依歸。如遇橫逆之境遇,則不屈不撓,不畏強御,只問是非,不計利害。(二)虛懷若谷,不武斷,不蠻橫。(三)專心一致,實事求是,不作無病之呻吟,嚴謹整飭,毫不茍且。」

「研究科學之目的,固在探求真理,并非專重應用。但應用科學方法,利用厚生,至國家之富強之境,固亦不可忽視。」

重要著作

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

網(wǎng)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shù):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haolei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