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高三大家的學習時間都非常的緊張,一部分同學的地理成績還不是很滿意,想要快速提升成績,所以就想要一份比較全面的地理知識點。那么高三地理必修知識點集錦是怎么樣的?接下來掌門學堂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這方面內(nèi)容,一起來看看吧。
高三地理必修知識點集錦
地圖專題
經(jīng)度的遞變:向東度數(shù)增大為東經(jīng)度,向西度數(shù)增大為西經(jīng)度。
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shù)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shù)增大為南緯度。
緯線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
經(jīng)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jīng)線都是交於南北極點的半圓,長度都相等。
東西經(jīng)的判斷:沿著自轉(zhuǎn)方向增大的是東經(jīng),減小的是西經(jīng)。
南北緯的判斷:度數(shù)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往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往西至160°E為西半球。
東西方向的判斷:劣弧定律(例如東經(jīng)80°在東經(jīng)1°的東面,在西經(jīng)170°的西面)
比例尺大小與圖示范圍:相同圖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圍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圍愈大。
地圖上方向的確定:一般情況,“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
經(jīng)緯網(wǎng)地圖,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等值線的疏密:同一幅圖中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壓線越密,風力越大;等溫線越密,溫差越大
等高線的凸向與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谷,向低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脊。
等高線的凸向與河流:等高線凸出方向與河流流向相反。
等溫線的凸向與洋流:等溫線凸出方向與洋流流向相同。
地球運動專題
天體的類別: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衛(wèi)星、星際空間的氣體、塵埃等。
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總星系——銀河系(銀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
大行星按特徵分類: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
月球:月球的正面永遠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晝夜更替。
無大氣,故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大,隕石坑多,無聲音、無風,
月球表面有山脈、平原(即月海)、火山。
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穩(wěn)定的光照條件、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適宜的大氣和溫度、液態(tài)水。
太陽外部結(jié)構及其相應的太陽活動: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陽風)。
太陽活動--黑子(標志)、耀斑(最激烈),太陽黑子的變化周期11年。
太陽活動的影響:黑子--影響氣候,耀斑--電離層--無線電通訊,帶電粒子流――磁場――磁暴
太陽輻射的影響: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
太陽能是我們?nèi)粘K媚茉础?/p>
自轉(zhuǎn)方向:自西向東,北極上空俯視呈逆時針方向、南極上空俯視呈順時針方向
速度: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至0)角速度(除兩極為0外,各地相等)
周期: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太陽日(24時,晝夜更替周)
意義:晝夜更替不同經(jīng)度不同的地方時水準運動物體的偏移(北右南左)
晨昏線:沿自轉(zhuǎn)方向,黑夜向白天過渡為晨線,白天向黑夜過渡為昏線(晨昏線上太陽高度角為0度)。
晨昏線與經(jīng)線:晨昏線與經(jīng)線重合-----春秋分;晨昏線與經(jīng)線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時間計算:所求時間=已知時間±區(qū)時差+途中時間
時區(qū)=經(jīng)度/15°(若不整除,則四舍五入)區(qū)時差=時區(qū)差
世界時:以本初子午線(0°)時間為標準時,也稱為格林尼治時間,也是零時區(qū)的區(qū)時。
日期分割:零點經(jīng)線往東至日界線(180°)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線為“昨天”。
日界線:自西向東越過日界線(不完全經(jīng)過180°經(jīng)線)日期減一天,自東向西越過日期加一天。
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的區(qū)位選擇:
自然因素(氣象條件需要天氣晴朗地球自轉(zhuǎn)的初速度:取決於緯度和地勢③地形平坦開闊);
人文因素(地廣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國防安全需要)。
太原:技術力量強;酒泉:大陸性氣候,晴天多;西昌緯度低,發(fā)射初速度大;
海南文昌:緯度低,發(fā)射初速度大;海運便利。
公轉(zhuǎn)速度:1月初--近日點—速度快,7月初--遠日點—速度慢;
意義:,晝夜長短的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的更替,五帶的形成
公轉(zhuǎn)與自轉(zhuǎn)形成了黃赤交角(23°26′):
黃赤交角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
黃赤交角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的形成
五帶的劃分界線:南北回歸線之間為熱帶、回歸線極圈之間為溫帶、極圈極點之間為寒帶
若黃赤夾角變大,熱帶和寒帶變大,溫帶變?。蝗酎S赤夾角變小,熱帶和寒帶變小,溫帶變大
若黃赤交角為零,太陽永遠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消失。
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guī)律: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cè)遞減
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90°—△(直射點與所求點的緯度間隔)
夏至日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歸線以南地區(qū)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qū)-----有兩次直射機會---兩次最大值
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小,樓房間距越大。
晝夜長短的時間分布:
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晝長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晝長夜短。
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移動,這個半球的晝就漸長,北半球6月22日晝最長,12月22日最短。
南北回歸線之間晝長最大值與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現(xiàn),如海口市。
晝夜長短的緯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廣州
北半球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南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廣州>上海,
晝長=日落時間—日出時間;晝長=24小時—夜長
日出時間=12:00-晝長/2(或0: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日出時間是6:00
日落時間=12:00+晝長/2(或24: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日落時間是18:00
地球是個不發(fā)光、不透明球體—-晝夜現(xiàn)象出現(xiàn)
地球自轉(zhuǎn)的球體—-晝夜更替(自轉(zhuǎn)速度周期影響晝夜溫差變化)
地球傾斜的公轉(zhuǎn)的球體—-直射點的移動、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五帶
大氣專題
對流層的特點: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大氣對流運動(12km)顯著;天氣復雜多變。
平流層的特點:隨高度增加溫度升高;大氣平穩(wěn),以水準運動為主,有利於高空飛行。
大氣的熱力過程:太陽輻射--地面增溫--地面輻射--大氣增溫--大氣(逆)輻射--大氣保溫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太陽輻射(光照)與天氣、地勢關系:晴朗的天氣、地勢高空氣稀薄,光照越強;
我國太陽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大氣的保溫效應: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并通過大氣逆輻射把熱量還給地面。
氣溫與天氣:白天多云,氣溫不高(云層反射作用強);夜晚多云,氣溫較高(大氣逆輻射強)。
氣溫的垂直分布: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
氣溫的水準分布:緯度分布:緯度越高,氣溫越低,我國熱量最豐富的地區(qū):海南島
海陸分布:夏季陸地>海洋,冬季海洋>陸地;
氣溫高的地方,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反之,氣溫低的地方,等溫線向低緯凸出。
氣溫年較差:影響因素:海陸熱力性質(zhì);地表植被水分狀況;云雨多少。
變化規(guī)律:內(nèi)陸>沿海,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陰天。
熱力環(huán)流的性質(zhì)特點
水準方向相鄰地面熱的地方——垂直氣流上升――低氣壓(氣旋)——陰雨
水準方向相鄰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氣流下沉――高氣壓(反氣旋)——晴朗
垂直方向的氣溫氣壓分布:隨海拔升高,雖然氣溫降低,但是空氣變稀,氣壓降低。
來自低緯的氣流——暖濕
來自高緯的氣流——冷干
來自海洋的氣流——濕
來自大陸的氣流(離陸風)——干
兩種性質(zhì)不同的氣流相遇——鋒面——陰雨、風
水準方向氣壓與氣溫:近地面,氣溫高,空氣膨脹上升,地面形成低壓;反之,氣溫低,近地面的空氣收縮下沉,地面形成高壓。
風的形成:大氣的水準運動叫風,水準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等壓線愈密風速愈大。
風向:風向-—風的來向;
根據(jù)等壓線的分布確定風向:以右圖為例畫A點的風向及其受力
確定水準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壓線并且由高壓指向低壓
確定地轉(zhuǎn)偏向力方向: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與風向相反)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斜交
高空大氣的風向是氣壓梯度力和地轉(zhuǎn)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近地面的風,受氣壓梯度力、地轉(zhuǎn)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響,風向與等壓線之間成一夾角。
鋒面與天氣(冷暖不同氣團作水準運動并相遇)
冷鋒過境雨區(qū)在鋒后,出現(xiàn)雨雪、降溫天氣。過境后,氣壓升高,氣溫驟降,天氣轉(zhuǎn)晴;
暖鋒過境雨區(qū)在鋒前,多為連續(xù)性降水。過境后,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zhuǎn)晴。
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鋒面是冷鋒: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國的寒潮、冬春季節(jié)出現(xiàn)的沙塵暴。
氣壓系統(tǒng)與天氣(同一氣團作垂直運動):
氣旋(低氣壓)垂直氣流上升,天氣陰雨。反氣旋(高氣壓)垂直氣流下沉,天氣晴朗;
三圈環(huán)流及氣壓帶風帶:
三圈環(huán)流(垂直分布)
畫出右面三圈環(huán)流回圈圖
氣壓帶、風帶(水準分布)
畫出右面氣壓帶、風帶分布圖
(“北撇南捺”)
長城考察站紅旗向西北飄,視窗要避開東南方向;
黃河考察站紅旗向西南飄,視窗要避開東北方向。
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
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季風環(huán)流:海陸熱力差異使亞洲、太平洋中心隨季節(jié)變化而變化的情況:
夏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低壓,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壓;
冬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高壓,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壓。
東亞、南亞季風環(huán)流:(如右圖)
東亞:夏季東南風,冬季西北風;主要由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引起。
南亞:夏季西南風,冬季東北風,由風帶和氣壓帶季節(jié)移動和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共同作用形成。
我國的旱澇災害、雨帶的移動與副熱帶高壓的強弱有密切關系。
雨帶的移動
春末(5月),雨帶在華南(珠江流域)(華北春旱,東北春汛)
夏初(6---7月),雨帶移到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梅雨(準靜止鋒)
7--8月,雨帶移到東北和華北,長江中下游進入“伏旱”(反氣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結(jié)束,南方進入第二個雨季。
北方雨季開始晚結(jié)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開始早結(jié)束晚,雨季長
旱澇災害,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風強),造成北澇南旱
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風弱),造成北旱南澇.
我國水旱災害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風的強弱和進退的早晚。
氣候形成因數(shù):太陽輻射、大氣環(huán)流、下墊面、人類活動
判斷氣候類型的步驟:判斷南北半球,判斷熱量帶,判斷雨型。
熱帶的四種氣候類型:各月均溫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氣候類型差異較大
熱帶雨林氣候(常年受赤道低壓影響,終年高溫多雨)
熱帶沙漠氣候(常年受副高或來自陸地的信風影響,終年高溫少雨)
熱帶季風氣候(南亞地區(qū),冬季盛行東北風,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風,6--9月為雨季)
熱帶草原氣候(赤道低壓移來時,是濕季,信風移來時為旱季,農(nóng)業(yè)活動在雨季播種,旱季收割)
亞熱帶氣候類型:冬季最冷月均溫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兩種氣候類型:
地中海氣候:除南極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緯30o——40o大陸的西岸,位置在西風帶和副高之間,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
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偏北風--低溫少雨,夏季--夏季風--高溫多雨。
溫帶氣候類型:除海洋性氣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溫以0℃以下。
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南北緯40o--60o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高緯一側(cè)),終年受西風控制,終年溫和多雨
溫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北緯35o--55o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的高緯一側(cè)),受冬季風影響,寒冷乾燥,受夏季風影響,高溫多雨。
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受大陸性氣團控制,日較差大、年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大陸性與海洋性氣候的不同特點(以北半球為例分析):
大陸性氣候氣溫的日較差、年較差大,氣溫最高月在7月,最低氣溫在1月。年降水量少。
海洋性氣候日較差、年較差小,最熱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較多。
主要的大氣環(huán)境問題:全球變暖(溫室效應CO2)、臭氧層破壞(氟氯烴消耗O3)、酸雨(SO2、NO2)
溫室效應
大量燃燒礦物燃料——大氣中CO2增加——大氣逆輻射增強
濫砍濫伐森林——光合作用減弱——CO2相對增多——大氣逆輻射增強
大氣逆輻射增強——溫室效應——氣溫升高——全球熱量帶分布發(fā)生變化——經(jīng)濟結(jié)構發(fā)生調(diào)整(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結(jié)構調(diào)整,中緯受損,高緯受益,使適宜種植業(yè)生產(chǎn)地域縮小,糧食減產(chǎn)。)
極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區(qū)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區(qū)地下水水質(zhì)變壞。
綠化的環(huán)境效益:
通過光合作用保持大氣中O2和CO2的平衡,凈化空氣;
綠化植物和防護林可以調(diào)節(jié)氣候、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
城市綠地的作用是吸煙除塵、過濾空氣、減輕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環(huán)境
水環(huán)境
水回圈:按其發(fā)生領域分為海陸間大循環(huán)、內(nèi)陸回圈和海上內(nèi)回圈。
水回圈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有:蒸發(fā),水汽輸送,降水,徑流。
它的重要意義在於:使淡水資源不斷補充、更新,使水資源得以再生,維持全球水的動態(tài)平衡。
陸地水體的相互關系:
以雨水補給為主的的河流其徑流的變化與降雨量變化一致:a地中海氣候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風氣候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溫帶海洋性與熱帶雨林氣候河流流量全年變化?。?/p>
以冰雪補給為主的河流其徑流變化與氣溫關系密切: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河流水地下水之間可相互補給,湖泊對河流徑流起調(diào)蓄作用。
我國河流補給的差別:我國東部河流以降水補給為主(夏汛型,東北春季有積雪融水)
我國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夏汛型,冬季斷流)
海水等溫線的判讀:判斷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溫線凸出方向一致:高溫流向低溫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影響海水溫度因素——太陽輻射(收入)、蒸發(fā)(支出)、洋流
洋流的形成:定向風(地球上的風帶)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動力,風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類型。
洋流的分布(畫一畫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圖):
中低緯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南半球呈反時針方向。
北半球中高緯逆時針方向洋流圈
南半球40—60度海區(qū)形成西風漂流
北印度洋形成季風洋流,冬季逆時針,夏季順時針。
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影響氣候(暖流—增溫增濕,寒流—減溫減濕)
影響海洋生物—-漁場,影響航海,影響海洋污染
世界主要漁場:北海道、北海、紐芬蘭漁場---寒暖流交匯;秘魯漁場――上升流
海洋漁業(yè)集中在大陸架的原因:這裏陽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強;
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的營養(yǎng)鹽類,浮游生物繁盛,魚餌豐富。
海洋災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災害:海嘯和風暴潮。
海洋環(huán)境問題指源於人類活動的海洋生態(tài)破壞: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
陸地環(huán)境
地球的內(nèi)部圈層:地殼(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巖石圈范圍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之上)
巖石成因分類:巖漿巖(噴出巖和侵入巖)、沉積巖(層理構造、有化石)、變質(zhì)巖。
地殼物質(zhì)回圈:巖漿冷卻凝固→巖漿巖-外力→沉積巖-變質(zhì)→變質(zhì)巖-熔化→巖漿
地質(zhì)作用:內(nèi)力作用(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地震、變質(zhì)作用)
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jié)成巖)
地質(zhì)構造的類型:褶皺(背斜、向斜),斷層(上升巖塊-地壘、下沉巖塊-地塹)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蝕(在外力侵蝕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頂部受張力,容易被侵蝕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擠壓,巖性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成為山嶺。
地壘--廬山、泰山;地塹--東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地質(zhì)構造對人類生產(chǎn)活動的影響:背斜(儲油)、向斜(儲水)、大型工程選址,應避開斷層
外力作用與常見地貌:
流水侵蝕——溝谷、峽谷、瀑布、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
彎曲的河道--凹岸侵蝕,凸岸沉積(港口宜建在凹岸)
流水沉積——山麓沖積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沖積平原
風力侵蝕——風蝕溝谷、風蝕洼地、蘑菇石、風蝕柱、風蝕城堡等
風力沉積——沙丘、沙壟、沙漠邊緣的黃土堆、黃土高原;
陸地環(huán)境的整體性:陸地環(huán)境各要素(大氣、水、巖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陸地環(huán)境的整體性。例如我國西北地方各環(huán)境要素都體現(xiàn)出乾旱特徵。
陸地環(huán)境的地域差異有: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熱量)---――-緯度地帶性
從沿海到內(nèi)陸的地域分異(水分)-----經(jīng)度地帶性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水分和熱量)----垂直地帶性
影響山地垂直帶譜的因素:山地所處的緯度;山地的海拔;陽坡、陰坡;迎風、背風坡。
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雪線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
主要影響因素有兩個:一是0℃等溫線的海拔(陽坡、陰坡);二是降水量的大?。ㄓL、背風坡)
非地帶性因素:海陸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響等。例如我國西北地方的綠洲。
主要地質(zhì)災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兩大地震帶是:環(huán)太平洋帶、地中?!柴R拉雅帶。我國多地震的原因是:我國位於兩大地震帶中。
地質(zhì)災害的防御:提高建筑物抗震強度;實施護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保護植被,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以上就是掌門學堂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關于高三地理必修知識點集錦的具體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給大家?guī)韼椭5乩淼膶W習過程比較漫長,所以想要快速提高成績,大家也不要著急,多做一些練習題,相信通過大家努力一定會有所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