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文綜歷史分數(文科和理科錄取分數線哪個高)


大家好,關于公務員考試文綜歷史分數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文科和理科錄取分數線哪個高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公務員考試文綜歷史分數(文科和理科錄取分數線哪個高)

本文目錄

公務員考試文綜歷史分數(文科和理科錄取分數線哪個高)

  1. 文科和理科錄取分數線哪個高
  2. 歷史上臺球單桿最高分是多少
  3. 高中考試文理科如何排名

文科和理科錄取分數線哪個高

高考文科分數線要高于理科。

公務員考試文綜歷史分數(文科和理科錄取分數線哪個高)

文科的招生人數一直都比理科的少。而文科分數線由于招生人數的限制也相應地提高了,并且在所有的招生類專業(yè)中,文史類專業(yè)所占的比例也比較小,所以在這方面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也就造成了文科分數線提升的現象。

文科相對于理科來說還是相對比較好拿分的,首先是文科所考的數學相對于理科來說會稍微簡單一些,而英語和語文和理科的試卷都是一樣的,在這里我們也不做過多的贅述,而在進行文綜這些科目的考試時,文科想要拿到分相比于理科來說會更加的容易。

文科和理科的發(fā)展歷史:

文理分科是在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等等世界上部分國家和地區(qū)所實行的一種教育制度,即將教學課程分為文科和理科讓學生作出選擇后進行分別教育。

文理分科在大陸始于1977年的恢復高考。但事實上這種制度源于對蘇聯模式的照搬。二戰(zhàn)使蘇聯損失了大批知識分子,因此戰(zhàn)后重建急需以分科教育來快速培養(yǎng)各類專業(yè)人才。

大陸1949年后,同樣急需專業(yè)人才,因此開始了文理分化的步伐,首先成立了西安、南京、重慶等最早的8所外語學校,并在50年代開始了對高校的合并。

當時實現工業(yè)化是經濟建設的主要目標,為了適應對專業(yè)人才的需求,自1952年起,將同類專業(yè)院校合并為專業(yè)學院,建起適應計劃經濟體制的高校體制。這樣的合并加強了工科院校的專業(yè)性,但也造成專業(yè)面窄,且理工、文理分家,文法、財經等學科也被削減。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文理

歷史上臺球單桿最高分是多少

歷史上臺球單桿最高分是多少?

加長不知道你用的是哪種型別的桿了現年33歲的蘇格蘭選手吉米-伯內特(JAMIE Burt),他曾經在2004年英國臺球錦標賽單桿148分的超MAX。

理論最高155分。一方球員犯規(guī),母球被彩球阻擋不能看見紅球形成障礙球,另一方球員獲得自由球,可擊打任何一顆彩球作為紅球,然后再擊打黑球,然后再15套紅黑,最后清臺,得分是155分。

目前在官方紀錄單桿最高是148分,非官方紀錄里,詹米-科普曾在練習賽中打出155分。

(1)官方紀錄

148分,詹米-伯內特(Jamie Burt,1975.09.16-),2004年英國錦標賽資格賽(9-8勝Leo Fernandez)

注:這是官方紀錄中單桿最高分,也是唯一的在排名賽、甚至在職業(yè)賽事中的一桿超147分。比賽中第14局,伯內特在對手犯規(guī)后利用咖啡球作為自由球(紅球)然后又打進咖啡球,之后擊打15紅球中,打落12黑2粉1藍,最后清臺。

(2)非官方紀錄

B、155分,詹米-科普(Jamie Cope,1985.09.12-),2005年斯托克城俱樂部練習賽,有證人見證。

注:155分是斯諾克單桿的理論最高分??破盏倪@桿155分也是有記錄的唯一一桿。雖然這桿同樣不可能被WPBSA承認,不過官網在其介紹科普的簡歷中提到了這桿155。

中考歷史上最高分是多少?

答:歷史單科,和思品一起考,文綜滿分120!

并且現在中考歷史只記等地!A(95-100分)、B(90-94分)、C(85-89分)、D(80-84分)、E(75-79分)、F(70-74分)、G(60-69分)、H(50-59分)、I(40-49分)、J(39分以下)

國考歷史上最高分是多少

1、撇開報考人數來說,行測80分上下算是高分,申論70分上下算是高分,浮動在5分以內

2、熱門職位,入圍分數基本在140分,才能入圍,那么145-155則是高分。

3、一般的職位,120分,130分都能入圍的。

4、平時評測能考到什么分數,就報什么樣的崗位。高分160分的也有,凡事量力而行。

5、不同地區(qū)不同崗位,所需要的分數都不一樣。比如,某省公安類的職位行測和申論總分100零積分都能排名很靠前。所以,分數沒有多少分算高?;蛘呤裁疵黠@優(yōu)勢。建議:做好自身的復習才是備考的良方。具體可以看一下國家公務員考試分數線。

CBA歷史上單場雙方總得分最高分是多少?

CBA歷史上最高的雙方得分之和是287分,出現過兩次,分別是1998~1999賽季巨集遠寶瑪仕客場以146比141戰(zhàn)勝遼寧盼盼,以及2001~2002賽季吉林通鋼以151比136主場擊敗浙江萬馬時創(chuàng)造的。

單場最高是山東隊的外援艾米特71分,2009-10賽季,山東129-113江蘇

歷史上全國理科的最高分是多少?

720

籃球歷史單場最高分是多少?

單場得分--100分(威爾特-張伯倫,勇士戰(zhàn)尼克斯,1962年3月3日 2004年8月6日,美國內布拉斯加州進行了一場令人匪夷所思的高中籃球比賽,這場由比阿特利斯高中橙隊和白隊進行的比賽,共打了30小時12分鐘(此前持續(xù)時間最長的籃球比賽是2003年3月進行的26小時42分鐘),比分更是令人瞠目結舌的4018比4017,橙隊獲勝。這場比賽是在8月6日上午8時開始的,共24名15歲至35歲的球員參加了比賽。組織者規(guī)定,比賽中間,球員可以離開場地一個小時,但不能離開體育館5分鐘以上,球員們可以在所在球隊的板凳席上休息。由于雙方實力接近,比賽中出現了令人大跌眼鏡的情形,雙方出現的平局不計其數,比賽從這天上午8點開始后,一直打到了次日的14點左右才結束。更令人感到驚奇的是,竟然有200名觀眾從頭到尾看完了比賽。。

NBA歷史上前半場的最高分是多少分

NBA上半場的最高得分是在1990年11月10日,太陽對陣掘金的比賽,太陽隊轟下了107分(第一節(jié)50,第二節(jié)57)。

請問火箭隊歷史上的單場最高分是多少啊

火箭【球隊記錄】

總得分最多球員:哈基姆·奧拉朱旺,他在火箭的總得分為26511分

單場得分最高球員:卡爾文·莫菲,他在1978年3月19日對網隊的比賽中砍下57分

獲勝最大分差:52分,這場比賽發(fā)生在1978年10月19日,火箭主場139比87戰(zhàn)勝網隊

失利最大分差:56分,這場比賽發(fā)生在1986年12月7日,火箭主場80比136不敵超音速

球隊單場得分最高紀錄:156分,這場比賽發(fā)生在1991年1月11日,在對掘金的比賽中,火箭全場得到156分

球隊單場失分最高紀錄:165分,這場比賽發(fā)生在1970年3月13日,在對辛辛納提皇家的比賽中,火箭全場被對手得到165分

球隊半場得分最高紀錄:94分,這場比賽發(fā)生在1991年1月11日,在對掘金的比賽中,火箭在下半場得到94分。

球隊半場失分最高紀錄:97分,這場比賽發(fā)生在1970年2月12日,在對老鷹的比賽中,火箭在下半場被對手得到97分

球隊單節(jié)得分最高紀錄:50分,這場比賽發(fā)生在1991年1月11日,在對掘金的比賽中,火箭在第四節(jié)得到50分

球隊單節(jié)失分最高紀錄:54分,火箭歷史上曾兩次單節(jié)被對手得到54分。1970年2月12日,在對老鷹的比賽中,火箭在第三節(jié)被對手得到54分。1970年2月26日,在對凱爾特人的比賽中,火箭在第四節(jié)被對手得到54分

最長連勝紀錄:22連勝!火箭隊在3月6日擊敗步行者隊之后就已經使自己的連勝場次達到16場,打破了火箭隊史上最長連勝紀錄,此后火箭隊更是高歌猛進,直到2008年3月19日,火箭隊的連勝才被凱爾特人隊終止(74:94)。這是NBA歷史上連勝場次排名第二位的球隊。

最長連敗紀錄:17連敗,1968年1月19日到1968年2月17日,火箭苦吞17連敗,直到1968年2月19日,火箭在主場111比106戰(zhàn)勝76人,才終止了連敗的頹勢。

NBA總冠軍記錄:2次(1993-1994,1994-1995)

斯洛克歷史上單干最高分是多少,誰打出的?

1、2004年英國臺球錦標賽單桿148分(杰米.伯內特)蘇格蘭選手杰米.伯內特在第二輪對陣里奧—費爾南德斯,最終以9:8險勝晉級。大家都知道斯諾克臺球的一桿最高得分是147分,伯內特怎么會打出148分呢?這一幕出現在比賽的第14局,當時費爾南德斯犯規(guī)后給伯內特做成了斯諾克(障礙球),伯內特得到擊打自由球的機會。伯內特以棕色球作為自由球,先打進棕色球(按紅球計算得分)后,再次打進棕色球,隨后清光了臺面15顆紅球和所有彩色球。實際上伯內特清光15顆紅球的得分是142分。 2、1998年英國諾伍德大獎賽單桿149分(托尼.德拉戈)托尼.德拉戈該次比賽中打出一桿球149分,并被吉尼斯世界紀錄收錄為最高的斯諾克單桿得分。在那場比賽中,德拉戈在被對手犯規(guī)形成斯諾克的時候指定一顆棕色球(4分)作為任意球擊落入袋得1分,緊接著在棕色球放回臺面后又將其入袋,從而額外多獲得了5分。然后,他又連續(xù)13次在將紅色球入袋之后擊落黑色球(8分×13),接著一顆紅色球一顆粉色球(7分),一顆紅色球一顆藍色球(6分),最后再將所有的彩色球(共27分)入袋

高中考試文理科如何排名

高中考試文理科如何排名?今天被小朋友問到了高中選文科還是理科的問題,然后就來看了看這個問題。由于我高考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不同地區(qū)不同年代的情況也很不一樣,只是想簡單梳理一點自己的想法。這篇文章更多是自己的一點瑣碎的回憶和故事,而非分科或者報志愿的攻略,大家隨意看看就好。

1

我自己高一的時候是在學校的理科實驗班的。我們學校當年是這樣分班的,兩個理科實驗班(基本是那一年中考前八十名的學生),沒有文科實驗班,然后有三個理科重點班,一個文科重點班,接下來是幾個理科普通班和文科普通班。(這么多年了,寫到這里回頭再看,真的很難想象這種班級等級劃分的標簽對于小孩子們自信心的影響……)

因為中考的時候是第一名,初中時候熟識的小伙伴們成績好的也都在理科實驗班,我當時最主要的想法就是:好朋友們都在實驗班,為什么我不在呢?而且,我們那一年,文科重點班當時只有很少數的學生是和理科實驗班的同學中考成績差不多的(后來是我們文科班的班長和學習委員)。作為十幾歲的小孩子,當年也很難不受到「學文科的都比較笨,是因為學不了理科才去文科班」的這種社會輿論壓力的影響。加之學校也有一定的偏向性,理科實驗班的師資配備更好,而且高一也并不是正式分文理,我就去了理科實驗班。

但我又是一直打定主意想大學讀中文系的,所以在理科班的時候,從始至終都有一種「我不是這里的人」的感覺。但那段在理科班的日子非常開心,因為受到很多同學學習理科的激情的影響(其實這種激情更讓我明白了自己到底是想學文科還是理科)。舉個栗子,當時在理科班的時候我有幾個好朋友(后來其中一個去了清華,兩個北大醫(yī)學部,其他三個朋友在上海交大、北航和浙大),閑暇的時候或者課余,我們經常聚在一起討論數學或者物理問題。我心里常常感到驚訝的一點,說實話,就是為什么他們會說「這個公式真美」,「這個解法真漂亮」,「這道題真好玩」(上了大學和出國以后我認識了更多這樣的理工科的朋友。)這種陌生的感覺給了我很大的沖擊,因為我就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感覺。

當時在理科班的時候,我的平均成績和名次還可以,年級大概五到十五名左右浮動,滿分是100分的話,數學化學生物一般在97分左右,物理差一點,一般是93分,有一次88……但我很清楚自己是拼命學習拼命做題才努力出這個分數,而且在其中沒有得到什么快樂,更多的是一種「好學生慣性」:「我應該學這個,應該考好,我就認真上課,努力做題?!狗从^上述的幾個朋友,他們的考試成績有時不如我,但他們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做題時的樂在其中,讓我覺得他們才是真正適合并且能學好理工科的人。簡言之,就是對理科又有興趣又勤奮。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他們會去思考同一道題目的不同解法,并且在想出來以后高興得不得了,而對我來說,每做出一道題簡直就是逃出生天:「我答得對么?這題能得分么?好好好,沒做錯就好,下一題?!?/p>

另外一點促使我后來盡快回到文科班的原因,就是理科班缺乏一種喜歡和學習文科的氛圍。那時我們還要定期出黑板報……(不知道現在的小朋友還做不做這種事情?)我是負責在黑板上寫字的,有一次我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抄了兩首宋詞,班主任(我最喜歡的數學老師)看到了,說:「這有什么用?擦掉了換一個換一個」。當然不是說老師不好,這個老師是我最喜歡的老師之一,只是說理科班的大環(huán)境大家是沒有那么重視文科的。

這一點還體現在理科班的各種文科課上。上語文課的時候,大家總是央求老師:「老師給我們講個故事吧!」似乎語文課就是講故事。那個時候我也不是很喜歡我們的語文老師,因為他每節(jié)課就是攤開來書,笑瞇瞇地問:「大家對這篇文章有什么想法?講一講吧。」而自己最終也并不講什么,同學們也就當聊天隨便講講,更多的人會在這些時候,在堆起來課本的書桌后面,做做數學物理的習題集什么的。那時候我非常喜歡文科班的那個語文老師,還記得高一的時候語文課本里有魯迅的《<吶喊>自序》和《鄒忌諷齊王納諫》,那段時間我還會蹭到文科班去問問他們的同學:你們老師怎么講的這兩課呀?好玩不?我們都沒講什么……

政治課和歷史課就更是重災區(qū),因為老師都非常年輕,也比較溫柔,也知道大家不重視文科,所以上課的風氣更加散漫,做理科習題集的人就更多,我也是其中之一。有一次我放學回到家里美滋滋地跟我媽媽說:「我今天上政治課把物理作業(yè)都寫完了!還跟誰誰誰討論來著!」我媽先是黑人問號,進而擔憂:「你將來不是要學文科么?現在上文綜的課都不聽講?」

在此期間,我也認識了很多文科班的好朋友,感覺他們都很不錯,在一起能聊的內容也更多,于是高一第一學期結束以后,我就轉去了文科班?,F在回想起來,學校重理輕文的感覺真的是很嚴重。那時候我們學校還沒有現在的新校園,只有一幢新蓋的小白樓,理科實驗班、理科重點班和老師們的辦公室在這座小白樓,而文科重點班和其他普通班都在旁邊的一排排舊房子里,課桌也不如實驗班的新,廁所也不如實驗班的好。小孩子真的還是很在意這些的,我記得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上學的時候還是會無意中走到小白樓,然后想起自己已經不在這幢樓上課了。有時候晚自習的間隙,會站在樓下望著樓上燈火通明的理科實驗班,這種一高一低的位置差別在心中刻下非常鮮明的記憶的烙印。(但我現在怎么也想不起來后來高三的時候我們文科實驗班為什么搬到樓上去了,旁邊是兩個理科實驗班。)

硬件雖破,但在文科班的日子真的是如魚得水啊,兩個字:開心!歷史老師是班主任,語文老師、地理老師、政治老師講課都特別棒。同學們有喜歡看小說的,喜歡寫文章的,課余時間一起聊聊這些都特別開心。我之前喜歡的語文老師終于成為了我自己的老師。她自己喜歡讀書,講課更是特別好,高一高二我們的語文課幾乎就是一部旁征博引的文學史(其實當時有很多家長不滿,來學校反映說老師「凈講些沒用的」)。而到了高三,老師突然搖身一變,開始題海戰(zhàn)術……我們班的語文應試成績刷刷就上去了,每次都甩開理科實驗班一大截。后來以前理科班的同學們還會找我來借語文課復習的筆記。

2

不過說到這里,就必須說一個很吊詭的現象:以北大清華作為例子,感覺很多文科生都是靠數學(和英語?)跟別人拉開差距,而理科生很多是靠語文(和英語?)成績好。這大抵是因為語文之于文科生、數學之于理科生,加上文綜理綜,其實水平差不多的同學之間的分數差距很小。我自己也是因為數學和英語成績一直很好,而我們班是有同學語文和文綜都比我要考得好的。后來想想,總是覺得頗為惋惜。

不過,應試教育的另一個詭異之處在于,你真正感興趣的科目可能考得并不會很好。還是拿自己舉栗子,我現在是學文學的,我男朋友學歷史,可是我們倆高考最差的科目恰恰是語文和歷史,我們倆每每說起來都只有捂臉笑+淚目的表情。我自己高考的語文只有114分(滿分150),作文甚至沒寫完,后來上了北大中文系,我沒有碰到過一個同學語文分數比我低的(我男朋友是我認識的唯一語文分數比我低的人,可能是因為他讀的書比我還要多哈哈哈。)

寫到這里,我想起一件小學時候的事情。有一次語文考試,讓寫出老舍的作品題目,我寫了《四世同堂》,被扣了分,原因是標準答案是《茶館》和《駱駝祥子》。拿著試卷回家以后我爸媽都很無奈,大概那時候他們就預見到了我的語文不會考很好了吧 lol所以后來高考之后,我覺得挺不好意思見我之前提到的那個特別喜歡的語文老師的?,F在有時候放假回去還是會去看望她,上一次見到她,她都做奶奶了,剛剛去北海道旅游回來,還給我「白色戀人」的餅干吃。

有人也許會問:那難道說,我現在數學好,我就應該趁著去學一波文科?我語文好,我反而應該去學理科?我想這個最終還是要看自己的興趣。我本科時代最好的朋友,有一次我們上網搜她玩,結果發(fā)現她居然是他們省的文科第二名,數學有149分,當即紛紛膜拜,她只是說:「好漢不提當年勇……」有時我們自嘲中文系非常清貧的時候,會笑她說會不會后悔當年沒有去光華。她只是說了和我自己的想法一樣的話:想不出來比中文系更喜歡的專業(yè)了。

而且,說到底,高考和之后的學習還是一個更加整體的配置,如果你自己有一個明確的興趣點,還是要考慮一下自己對于相關學科的興趣。譬如我自己其實非常喜歡計算機,后來也純粹出于個人愛好學習了編程,但對于物理和化學就實在不大行……這種情況下你可以把某一科理工科作為一個愛好來培養(yǎng)。同理,很多理科生也非常喜歡看小說的,但高考的時候也要考慮考慮自己是不是喜歡其他文科科目,愿不愿意接受相關的訓練,是要把這個作為終生職業(yè)選擇還是個人興趣,等等。

想起高考完的時候,有人一臉很懂地笑著跟我說:「我懂我懂!你挺會算賬??!學理科你就不一定能上北大清華了吧,文科簡單,好考?。∵@個選擇明智!」有的人會以自己的觀念來試圖解釋別人的選擇并且對此深信不疑,那就讓他在自己的體系里待著也很好。

我不否認我的文科名次確實比理科好,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你覺得有興趣,你喜歡這個東西,你在學這些的時候覺得自在,總有更多想知道的問題,想看的書,想說的話。你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不會覺得這是苦和強迫;即使獲得了負面的反饋(比如我的語文成績,其實歷史成績也不咋地……但我很喜歡),你對它的興趣也不會因此而減少;即使這種東西會讓你過一種普普通通的生活而非大富大貴的人生,你都樂在其中不覺得后悔的話,我想這大概是很好的選擇。

然而,這么說還是太理想化的一種侈談了。大多數人,都還是會面對社會認可的需求與生存的壓力,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樣。之前我在知乎上寫過一個關于北大中文系的回答,之后常常有小朋友私信我,說看完以后很感動,本來已經有點猶豫要不要選文科/報中文系了,看完之后堅定了自己的信心決定再試一試?;蛘哒f家里父母嚴重反對自己學文科,說是不好找工作,但看完了這個回答表示真的很向往這樣的生活愿意付出努力一試。每當這種時候,我一方面欽佩這些小朋友,一方面更多的是惶惑、不安和擔憂。那個回答,更多的是我對于過去師長的一種美好的懷念。理想化的成分肯定有,不開心的事情也會隨著時間淡去,而美好的回憶會被一遍一遍涂上幸福的色彩。不要說只是看了那篇文章的人,甚至有我的同學都會跟我說:「怎么我感覺和你上的不是同一個中文系……」于是,在收到各種關于高考報志愿或者考研的私信的時候,我總是不知道該說什么……如果他們上了中文系,發(fā)現沒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怎么辦(事實上這也就是一個和其他所有專業(yè)一樣有利有弊的學科)?如果他們選了文科后悔了怎么辦?如果他們覺得文科就業(yè)不如理科,難道我可以幫他們找到工作嗎?面對這樣的提問的時候,我內心總是有這樣的糾結。

3

說了這么多自己的故事,我想再說回選文科還是選理科的問題。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是可以考量的:

1)自己的興趣。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我會在最后再講一些。每個專業(yè)、每個行業(yè)都不容易,是因為有興趣,那些枯燥的學習過程、職業(yè)發(fā)展中的種種困難和挫折、旁人的不認可或者獨自奮斗的寂寞,才會變得更加能夠忍受。而且,對于還在讀高中的小朋友來說,似乎感覺選文科理科是一個一槌定音的人生選擇。但其實多年以后再看,很多人兜兜轉轉還是去到了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情上,我有中文系的同學轉去了生物、化學、經管,有經濟系和計算機系的同學學了文學和哲學,有哲學、生物、EE、物理和心理學的同學學了歷史,他們都在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領域做得很好而且非常開心。誠然,轉專業(yè)讓他們看上去比一開始就選擇了這些專業(yè)的人多花了一些時間,但不同學科訓練的珍貴印記像流水一樣從他們身上淌過,讓他們成為這些專業(yè)里更加獨特和優(yōu)秀的人。

2)就業(yè)形勢、家庭經濟狀況、社會支持。這些肯定是要考慮的核心問題之一。我經常收到的私信,很多是關于學文科被家里人激烈反對怎么辦,家里經濟條件不好但是想考研轉文科怎么辦,類似這樣的問題。很抱歉基于我個人有限的經歷,以及對其他專業(yè)行業(yè)的不了解,我只能說,首先要做的是尊重現實,在自己和他人都能接受的范圍內(比如上學還需要花父母的錢、第一份工作是父母介紹的之類)盡量做自己喜歡的選擇,然后在自己能夠努力的方面盡量努力,慢慢去尋找和接近自己喜歡的生活。

3)熟悉和了解學科和行業(yè)狀況。不要想當然,比如「文科就是背」、「理科就是做題」、「文科都找不到工作」,多去問問相關的人。選文理科的時候,問問學長學姐,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日常生活分別是怎樣的,樂趣在哪里,學習的困難點在哪里,將來有什么學校或者專業(yè)可以選擇;考大學報志愿的時候,問問各種人或者自己查信息,不同專業(yè)是學什么(而非「中文系應該就是每天能讀小說吧」,「文科就是寫寫論文隨便復制粘貼吧」,「聽說理科不用寫論文考試就行了」),有哪些工作和畢業(yè)去向,不同的學校是怎樣的就讀體驗,等等。

4)不要想當然,還包括對于自己和學校清晰的認知和了解。譬如有小朋友跟我講過:「我對理科有一點興趣,文科基本沒興趣。但我學理科肯定上不了清北,學文科說不定還可以沖一下,盡管我現在文科理科成績都不是拔尖的。」我問:「你為什么會這么想呢?」他說:「老師說文科競爭壓力小,中上等的理科學生可以考慮學文,因為數學成績不錯可以拉不少分,而且這樣的話就可以走一個特別好的一本(甚至于清北)。」我問:「那你們學校每年文科理科上北大清華的數據大概是怎樣呢?」他說:「理科一般每年是前十幾名,我們學校特別重理;文科今年沒有北大清華,之前有一兩個吧。」我說:「所以理科每年有十幾個清北,文科多則一兩個少則沒有,你覺得自己學文科上清北的概率更大么?……」

5)了解每個選擇的上限和下限,或曰最好的情況和最壞的情況。上限當然總是美滋滋,而你能否接受一個選擇的下限,其實更要想清楚。如果考慮上限,不管文科理科,能上北大清華肯定自己和家長都高興。但是如果不能呢?換句話說,你覺得自己選文科會比理科更有希望上北大清華,但如果你轉了文科發(fā)現自己仍然不是文科生里成績拔尖的,興趣更是缺缺,會不會后悔呢?且不說理工科能選擇的學校和專業(yè)、錄取的人數相對文科都更加多。上大學以后,如果不是北大清華,甚至不是985 211,而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學校,學自己本來有一點興趣的理科,和沒興趣的文科,到時候你會更愿意接受哪個呢?更長遠一點想,上了清北尚且不一定能保證你一定會「出人頭地」(其實大部分人都是在各個行業(yè)做事的普通人,而且隨著年齡增長工作經驗的增加,學校帶來的光環(huán)會遞減),如果是普通的學校,理科專業(yè)和文科專業(yè)哪個能學到更多技能,更好找工作呢?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現實問題。(非黑,只是聽過某些學校的文科老師講課,那簡直是在糊弄學生……不覺得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能學到什么有用的東西……)以及從我自己一點沒有數據和根據的個人經驗來講,我自己曾經在某互聯網公司工作過,同事里有二本三本甚至??飘厴I(yè)的,但是是非常優(yōu)秀的程序員,后來跳槽以后的工作更加好……感覺是只要自己有技能,專業(yè)能力過硬,總能找到工作的。而相比于理工科,感覺國內很多文科的門戶之見、強調出身背景訓練的傾向,其實還是更加重的……

4

最后還是想說,最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興趣。之前看到知乎上有人說:大多數高中生是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的。我想問:真的是這樣嗎?有的人一直很喜歡文學,有的人中學時就讀過很多歷史、哲學、政治理論相關的書,有的人感興趣經濟,有的人喜歡鉆研數學物理化學,有的人從小就喜歡鼓搗計算機或者機械,有的人喜歡畫畫,有的人擅長體育,有的人對音樂有極好的感覺……

說實話,常常在書店里看到很多幾歲的小孩子入迷地看書的情景,讓人很難想象孩子是對什么事情都沒有興趣的,或者一個活了十幾年的少年會毫無愛好。有一件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有一次過年回家的時候去逛書店,有一個小孩抱著六七本書,跟他爸爸說:「能不能都買呀?」他爸爸說:「買買買,一次買那么多干什么?你看得完么?看完了再買吧!」我希望這個小孩后來不會成為一個什么書都不愛看,還責怪自己小孩怎么不好好學習看書的大人。

小孩子生來都有很旺盛的好奇心和很鮮活的求知欲。如果文科最終變成了死記硬背、理科變成了機械刷題,文科生自嘲學不了理科才來學文科、文科試卷隨便答答怎么都能拿幾分、畢業(yè)找不到工作,理科生自嘲自己不過是科研或者工業(yè)界流水線上的螺絲釘、各個專業(yè)的勸退帖、還有2019年一整年的各種學術數據造假事件,以及許多成年人從孩童時期就灌輸的「這個不好就業(yè)」、「那個賺錢少」,出現許多十幾歲但是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么,前路在何方的孩子也就不足為奇了。因為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每一次伸出觸角想要看看那個是什么,自己感不感興趣的時候,就會有人跳出來說:「這個沒用,你應該做那個。」

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有自信,覺得在既沒有天分、也沒有努力、更沒有興趣的前提下貿然選擇一個專業(yè)和行業(yè),是能做得和那個專業(yè)里或者有天分、或者非常勤奮、或者有興趣有激情有動力的人一樣好的。

有人說:選擇自己擅長的比喜歡的更重要。我覺得這個也是說說的,所有人真的生來就「擅長」什么東西么?不過是因為有興趣、愿意努力、持續(xù)投入,所以才慢慢變得擅長起來罷了。

和談戀愛其實很像,真的有天造地設一輩子不吵架的姻緣么?不過是因為你喜歡這個人,愿意在這段關系里不斷溝通、適應調整、努力成長,而不會隨意放棄罷了。

希望每個人都能漸漸找到真正喜歡、適合自己的人生方向。

發(fā)布于 2019-12-30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關于公務員考試文綜歷史分數和文科和理科錄取分數線哪個高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以上信息來源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

網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644062549@qq.com刪除

提交報名同學/家長:允許擇校老師幫您擇校調劑,同意《隱私保障》條例,并允許推薦給更多服務商為您提供服務!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haolei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