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這一天里,我們要吃月餅,賞月,要做很多有趣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和經(jīng)歷呢?一起來看看!
篇一: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又到了。今年,我的心情特別激動,因為我收到了一份來自臺灣的中秋節(jié)禮物――一個手工制作的漂亮的同心結(jié)。
那是我的表妹語嫣寄來的。
半年前,語嫣跟她的爸爸媽媽回故鄉(xiāng)漳州尋根問祖,我和語嫣在一起玩得很開心。不過,我們在一塊只玩了幾天,她就跟爸爸媽媽回去了。送他們?nèi)C場那天,我和語嫣都有些依依不舍。我們約定,等中秋節(jié)到來時,互相給對方贈送禮物。
中秋節(jié)前一天,我收到了語嫣的禮物。我迫不及待地給她打電話,向她表示感謝,順便問她喜不喜歡我送的禮物。
我給她寄的是一個精致的木偶。爸爸說,這是我們漳州非常著名的手工藝品,相信語嫣一定會喜歡。
可是,語嫣卻在電話中告訴我:她沒有收到禮物。
放下電話后,我失望地問爸爸,是不是把東西寄丟了。爸爸說,別著急,等明天看看。第二天就是中秋節(jié),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圓,但我卻沒有心情欣賞。爸爸猜出我的心思,就幫我掛通了語嫣家的電話。
電話中,語嫣的聲音悶悶的。她說:“我還是沒收到禮物。”
我知道禮物可能真的寄丟了,只好安慰她說:“沒關(guān)系,我再給你補寄,你今晚就安心賞月吧。”
電話那頭的語嫣忽然不說話了。停了一會兒,她才低聲地說:“今晚我們這里下雨……”
我一聽,心情跟語嫣一樣糟透了。
結(jié)束通話后,我無精打采地看著天上的月亮,看著看著,心里忽然想到了什么。我飛快地搶過爸爸的手機,一溜煙跑到陽臺上,迅速調(diào)到攝像功能,對著天上的月亮咔嚓一下,然后給語嫣爸爸的手機發(fā)了條彩信,讓他轉(zhuǎn)告語嫣,這是我送給她的“特別的禮物”。最后,我還在短信里寫了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這是唐代詩人張九齡《望月懷遠》中的一句,我在《唐詩三百首》中背過的。我覺得,這句詩最能代表我此刻的心情。
很快,語嫣就回了一條短信。她說,這是她收到的最好的中秋節(jié)禮物。
我開心地笑了。
篇二:
記憶中,無論農(nóng)活多么忙碌,八月十五這天,母親仍然會放下手中的農(nóng)具,換上干凈衣服三五人一道去趕集,買回一些平時舍不得吃的東西。同時,住校念書的我們也盡可能趕回家,既為了全家團圓賞月,也為了滿足腸胃對美好食物的渴望與需求。
趕集歸來,母親空空的籃子里便多了一些讓我們垂涎的東西。割上斤把肉那是少不了的,手頭寬泛的話還會捎回條魚。因為是中秋節(jié),自然少不了月餅、蘋果和柿子,但蘋果、柿子多是三五個,一般也就是剛好夠我們姐弟三人的,月餅更是只買五塊,一個人一塊,用母親的話說,這些都不能當(dāng)飯吃的。但為了圓孩子們中秋美夢,母親的便是制作手工月餅來給我們解饞。
趕集回來,母親便把“糟頭”用溫水泡在瓷盆里,午飯后便開始和面。在醒面的間隙,母親把家中的芝麻拿出來選干凈然后放在鍋里炒,冷卻了以后便用家里的石臼把它搗碎然后拌上糖,這樣月餅餡便做好了。我清楚地記得那時村里只有我們家才有那個石臼,聽父親說那是祖上流傳下來的。因此,每年中秋節(jié)的下午,故鄉(xiāng)的老屋便始終彌散著芝麻的香味。這時面已發(fā)好母親便開始揉面,并把它們做成盤子那么大小的餅,里面包上準備好的芝麻糖,用簸箕盛著端到鍋灶上,一塊塊地放到鍋里面烤。當(dāng)然,一鍋最多只能放四塊,而且火候也要適中,大了就被烤糊了,小了有可能不熟,所以烤餅是一個細致活,當(dāng)然,這對于母親而言自然不是什么難題。
晚上,皎潔的月亮早早地就掛在了空中,好像她也知道今天要受人們祭拜似的。母親和姐姐便把桌子抬到院子里,放上早已用盤子裝好的蘋果、柿子、月餅和母親做的月餅,然后還要認真祈禱一番,無非是祈求平安、豐收之類的話語,具體說得是什么聽不明白也聽不清楚更不想聽,因為心早已被那些食物給勾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母親便起床為我準備回校的東西,自然少不了要在我的書包里裝些月餅,有時,姐姐還把她沒吃的蘋果悄悄地塞到我的手里。這些生活的細節(jié)與往事讓我記憶猶新,令我珍藏永遠。感受到母親的不容易和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