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津縣職業(yè)高級中學藝術鑒賞課--戲劇鑒賞


戲劇,是通過演員的表演來反映社會生活各方面沖突的藝術。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牢牢把握戲劇沖突,是鑒賞戲劇的關鍵。本課程通過介紹戲劇學概論、古希臘神話與劇本、中國戲劇的現(xiàn)狀、舞臺美術等方面情況,帶你走近戲劇創(chuàng)造的過程,了解戲劇藝術的產生與發(fā)展,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力。

教師團隊

四川省新津縣職業(yè)高級中學藝術鑒賞課--戲劇鑒賞

張先 教授

單位:中央戲劇學院

部門:戲劇文學系

戲劇

戲劇,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臺表演藝術的總稱。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chuàng)作的腳本,即劇本。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是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臺上當眾表演故事情節(jié)的一種綜合藝術。

四川省新津縣職業(yè)高級中學藝術鑒賞課--戲劇鑒賞

中文戲劇一詞的字源來自于“南戲北劇”的合稱,戲指的是戲文,劇指的是雜劇,是在元代以前在中國南方與北方不同的政局與文化環(huán)境下,所形成的不同表演藝術,將兩者合稱則是明代以后才出現(xiàn)的用法。

世界上三種古老戲劇文化,包括希臘的悲劇和喜劇、印度的梵劇及中國的戲曲。

戲劇的起源實不可考,目前有多種假說。比較主流的看法有二:一為原始宗教的巫術儀式,比如上古中文,“巫”、“舞”、“武”三字同源,可能是對一種乞求戰(zhàn)斗勝利的巫術活動的合稱,即戲劇的原始形態(tài)。另一為勞動或慶祝豐收時的即興歌舞表演,這種說法主要依據是古希臘戲劇被認為起源于酒神祭祀。

種類

戲劇是中國漢族傳統(tǒng)藝術之一,劇種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載歌載舞,又說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體,在世界戲劇史上獨樹一幟,其主要特點, 以集漢族古典戲曲藝術大成的京劇為例,一是男扮女(越劇中則常見為女扮男);二是劃分生、旦、凈、丑四大行當;三是有夸張性的化裝藝術--臉譜;四是“行頭”(即戲曲服裝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樣和規(guī)格;五是利用“程式”進行表演。中國民族戲曲,從先秦的"俳優(yōu)"、漢代的“百戲”、唐代的“參軍戲”、宋代的雜劇、南宋的南戲、元代的雜劇,直到清代地方戲曲空前繁榮和京劇的形成。

戲劇是演員將某個故事或情境,以對話、歌唱或動作等方式表演出來的藝術。戲劇有四個元素,包括了“演員”、“故事(情境)”、“舞臺(表演場地)”和“觀眾”?!把輪T”是四者當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須具備扮演的能力,戲劇與其它藝術類最大的不同之處便在于扮演了,通過演員的扮演,劇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張,如果拋棄了演員的扮演,那么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戲劇。

表演形式

四川省新津縣職業(yè)高級中學藝術鑒賞課--戲劇鑒賞

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別,不同文化所產生戲劇形式往往擁有獨特的傳統(tǒng)和程式,比如西方戲劇、中國戲曲、印度梵劇、日本能樂、歌舞伎等。

現(xiàn)代的戲劇觀念強調舞臺上下所有演出元素統(tǒng)一表現(xiàn)以實現(xiàn)綜合的藝術效果。演出元素包括演員、舞臺、道具、燈光、音效、服裝、化妝,以及劇本、導演等的一切總稱,也包括臺上演出與臺下互動的關系(一般稱為“觀演關系”)。

在中國臺灣地區(qū),戲劇是一個范圍較廣的詞語,如舞臺劇、電視劇、電影等以劇本為核心進行表演的演劇形式都統(tǒng)稱為戲劇。

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chuàng)作的腳本,或稱之為劇本。


中國古典戲劇知識

中國古代戲劇因以“戲”和“曲”為主要因素,所以稱做“戲曲”。中國戲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戲、元明雜劇、傳奇和明清傳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戲和其他地方戲的傳統(tǒng)劇目在內,它是中國民族戲劇文化的通稱。

四川省新津縣職業(yè)高級中學藝術鑒賞課--戲劇鑒賞

現(xiàn)代戲劇主要指的是20世紀以來從西方傳入的話劇、歌劇、舞劇等,話劇是主體,外國戲劇一般專指話劇。

中國戲曲源遠流長,它最早是從模仿勞動的歌舞中產生的。

(一)先秦──戲曲的萌芽期?!对娊洝防锏摹绊灐保冻o》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zhàn)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現(xiàn)了以競技為主的“角抵”(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tài)的戲劇。

(二)唐代(中后期)──戲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國戲劇飛躍發(fā)展,戲劇藝術逐漸形成。

(三)宋金──戲曲的發(fā)展期。宋代的“雜劇”,金代的“院本”和講唱形式的“諸宮調”,從樂曲、結構到內容,都為元代雜劇打下了基礎。

#p#分頁標題#e#

(四)元代──戲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雜劇”就在原有基礎上大大發(fā)展,成為一種新型的戲劇。它具備了戲劇的基本特點,標志著我國戲劇進入成熟的階段。

四川省新津縣職業(yè)高級中學藝術鑒賞課--戲劇鑒賞

元雜劇是在民間戲曲肥沃土壤上,繼承和發(fā)展前代各種文學藝術的成就,經過教坊、行院、伶人、樂師及“書會”人才的共同努力,而改進和創(chuàng)造出來的綜合性舞臺藝術。在形上,元雜劇用北曲四大套數(shù)安排故事情節(jié),不連貫處,則用楔子結合,形成了一本四折一楔的通常格式(王實甫的《西廂記》是元雜劇中獨有的長篇,共寫了五本二十一折),每折用同一宮調的若干曲牌組成套曲,必要時另加“楔子”。結尾用兩句、四句或八句詩句概括全劇的內容,叫“題目正名”。每折包括曲詞、說白(賓白)和科(科泛)三部分。曲詞是按導師情需要的曲牌填寫的文字,也叫曲文、唱詞或歌詞。其作用是敘述故事情節(jié)、刻畫人物性格。全部曲詞都押同一韻腳。說白是用說話形式表達劇情或交代人物關系的一種藝術手段,分對白(角色之間的對話)、獨白(角色獨自抒發(fā)個人感情和愿望的話)和旁白(角色背著臺上其他劇中人對觀眾說的話)、帶白(插在曲詞中的說白)等。科是動作、表情等。一本劇通常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來唱,其它腳色有白無唱。正末主唱的稱“末本”,正旦主唱的稱“旦本”。

腳色:

四川省新津縣職業(yè)高級中學藝術鑒賞課--戲劇鑒賞

末:男角。元雜劇中的正末是劇中的男性主角。

旦:扮演女性人物。正旦(劇中女主角)、小旦、搽旦。

凈:俗稱“花臉”“花面”,大都扮演性格或像貌上有特異之點的男性人物。如《竇娥冤》中的公人(官府差役)即屬凈。

丑:又稱“三花臉”或“小花臉”多扮演性格詼諧的人物,有文丑和武丑之分。

外:元雜劇中有外末、外旦、外凈等,是末、旦、凈等行當?shù)拇我巧1O(jiān)斬官──外末。

雜:又稱“雜當”。扮演老婦人的角色名。如:蔡婆婆。

元雜劇作家,在短短的幾十年內,創(chuàng)作的劇本至少在五六百種以上,保留到現(xiàn)在的也還有一百五十多種。這些作品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會生活的面貌,其中有許多優(yōu)秀作品,已成為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

四川省新津縣職業(yè)高級中學藝術鑒賞課--戲劇鑒賞

例如關漢卿的《竇娥冤》通過描寫一個善良無辜的童養(yǎng)媳竇娥的悲慘遭遇,反映了高利貸者的殘酷剝削、地痞流氓的敲詐勒索和貪官污吏的徇私枉法,深刻地揭露了元朝社會的黑暗現(xiàn)實,歌頌了被壓迫者感天動地的堅強意志和寧死不屈的反抗精神。馬致遠的《漢宮秋》,借助歷史題材,通過描寫王昭君為國獻身、毛延壽賣國救榮和王公大臣的腐敗無能,對元代的民族壓迫進行無情地揭露,對當時的統(tǒng)治者給予辛辣的嘲諷。王實甫的《西廂記》,描寫了封建社會青年男女爭取婚姻自主的故事。從“驚艷”、“聯(lián)吟”到“賴婚”,充分表現(xiàn)了崔鶯鶯對愛情的渴望。但她出身于名門望,受到封建禮教的熏陶和束縛,因此,又有“鬧簡”、“賴簡”等曲折和反復。在“聽琴”、“佳期”、“長亭”幾折戲中她終于走上了叛逆的道路,為作品增添了濃厚的喜劇色彩。全劇以爭取婚姻自主與恪守“父母之命”的矛盾為主線,以崔鶯鶯、張珙和紅娘三人之間的誤會和沖突為副線,互相交織,有節(jié)奏地展開,時張時弛,時動時靜,時喜時悲,時聚時散,揮灑自如,色彩斑斕。它那“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主題思想和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都具有強大的藝術魅力,能給人以強烈的感染,深為廣大群眾所喜愛。

元曲四大家:關漢卿──《竇娥冤》;鄭光祖──《倩女離魂》;白樸──《梧桐雨》;馬致遠──《漢宮秋》。

四川省新津縣職業(yè)高級中學藝術鑒賞課--戲劇鑒賞

(五)明清──戲曲的繁榮期。戲曲到了明代,傳奇發(fā)展起來了。明代傳奇的前身是宋元時代的南戲(南戲是南曲戲文的簡稱,它是在宋代雜劇的基礎上,與南方地區(qū)曲調結合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興的戲劇形式。溫州是它的發(fā)祥地)。南戲在體制上與北雜劇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也不受一人唱到底的限制,有開場白的交代情節(jié),多是大團圓的結局,風格上大都比較纏綿,不像北雜劇那樣慷慨激昂,在形式上比較自由,更便于表現(xiàn)生活??上г缙谀蠎虻谋咀颖A粝聛淼臉O少,直到元末明初,南戲才開始興盛,經過文人的加工和提高,這種本來不夠嚴整的短小戲曲,終于變成相當完整的長篇劇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記》就是一部由南戲向傳奇過渡的作品。這部作品的題材,來源于民間傳說,比較完整地表現(xiàn)了一個故事,并且有一定的戲劇性,曾被譽為“南戲中興之祖”。明代中葉,傳奇作家和劇本大量涌現(xiàn),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湯顯祖。他一生寫了許多傳奇劇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死生離合的故事,歌頌了反對封建禮教,追求幸福愛情,要求個性解放的反抗精神。作者給愛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它戰(zhàn)勝了封建禮教的束縛,取得了最后勝利。這一點,在當時封建禮教牢固統(tǒng)治的社會里,是有深遠的社會意義的。這個劇作問世三百年來,一直受到讀者和觀眾的喜愛,直到今天,“閨塾”、“驚夢”等片斷還活躍在戲曲表演的舞臺上,放射著它那藝術的光輝。

網上報名
  • 姓名:
  • 專業(yè):
  • 層次: 分數(shù):
  • 電話:
  • QQ/微信:
  • 地址: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644062549@qq.com刪除

提交報名同學/家長:允許擇校老師幫您擇校調劑,同意《隱私保障》條例,并允許推薦給更多服務商為您提供服務!

轉載注明出處:http://www.haolei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