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中主要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有:聯(lián)想、想象、對比、襯托、烘托、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欲揚先抑、諷刺夸張等等。
1、聯(lián)想、想象:聯(lián)想由一事物聯(lián)系到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lián)系起來造成一個典型。
2、鋪墊:為主要情節(jié)做準備或醞釀高潮到來之前的一系列非主情節(jié)。
3、象征: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lián)想的具體形象,表現(xiàn)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4、對比(對照?):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對照,互相比較。
5、襯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有正襯和反襯兩種。
6、抑揚: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調其中一個方面以達到抑此揚彼或抑彼揚此的目的。有先揚后抑和先抑后揚之分。
7、(前后)照應:指詩中對前面所寫的作必要的回答。恰當運用這種方法使結構顯得緊湊、嚴謹。
8、正側描寫:對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是正面描寫;描寫對象周圍的事物,使對象更鮮明、突出的是側面描寫。
9、虛實結合:是指現(xiàn)實的景、事與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襯,以實襯虛、以虛襯實,交織一起表達同一樣的情感。
10、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盡其妙的基礎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含蓄地寄托作者的主張、哲理,能給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間。
11、直抒胸臆:即景抒懷,直接表達詩人面對自然景象所產生的情感和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12、借景抒情:通過景物描寫,襯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13、融情于景: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正面不著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發(fā)感情。
14、襯托或渲染:對環(huán)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岀事物的特點,營造氛圍。
15、動靜結合:對事物、景物作動態(tài)、靜態(tài)的描寫,兩者相互映襯,構成一種情趣。
16、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tài)度、個人的意緒和愿望等等,屬于借古抒懷。委婉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分析表現(xiàn)手法的作用1、對比
對比是將兩個事物進行比較,突出事物的特征。對比既是修辭手法,又是表現(xiàn)手法。
在《故鄉(xiāng)》中,魯迅將二十年前后閏土的變化進行比較,突出了人物變化之大,從而突出了封建意識對人們造成的床上,加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同樣,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在古詩詞中也經??肌?/p>
在白居易的《買花》中有一句話:“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一束牡丹的價格相當于十戶人家交納的賦稅。用對比揭露了貴族買花競相玩樂,揮霍無度的罪惡。
2、象征
象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用到,比如我們平常用“紅色象征喜慶”,網站地圖,用“鴿子象征和平”,用“喜鵲象征吉祥”。
象征是用事物的相關形象,借用某種具體的形象來表現(xiàn)抽象的情感。象征手法的運用,能夠使抽象的情感變得更具體,更有韻味。我們所熟悉的《白楊禮贊》《海燕》等名篇,都運用了象征的手法。
3、欲揚先抑
這個比較簡單,我們也很熟悉,簡單說就是“要夸人,先貶人”。我們自己在寫作文的時候,也會經常運用這種手法,其實它的作用就是:使作者的情感多變,波瀾起伏、曲折動人。比如《荔枝蜜》《白楊禮贊》等,都是運用欲揚先抑的寫法。
4、諷刺夸張
諷刺和夸張一般是連起來運用的。諷刺就是我們在對不合理、錯誤的做法進行批判否定的時候運用的一種寫法。諷刺運用最好的莫過于魯迅先生了。《孔乙己》就運用了諷刺的手法,這篇文章幾十年來一直存在于我們的語文課本中,他是魯迅先生塑造的一個非常鮮明的形象。
夸張,可以夸大,也可以縮小,就是故意的“言過其實”,這種寫法能起到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5、借景抒情
這種手法在寫景文章、散文中經常運用,作者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感情,置于景物當中表達出來。比如朱自清的《春》。
這種手法尤其注意,在詩歌閱讀中特別愿意運用。我們熟悉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就是最典型的借景抒情。
6、襯托
襯托就是用乙來襯甲,使甲的形象更突出,也可以叫“烘云托月”。
襯托有正襯與反襯之分。正襯就是用相似的做陪襯,反襯就是用反面事物作陪襯。
#p#分頁標題#e#提醒一點:要注意襯托和對比的區(qū)別。對比,兩者之間沒有主次之分;而襯托是有主次之分的,是紅花與綠葉的關系,是用綠葉來襯紅花的。在周敦頤的《愛蓮說》中,就運用了正襯和反襯,用菊做正襯,用牡丹做反襯,都是為了突出蓮的高尚品質。
7、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古詩詞中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作者在表達某種志向的時候,往往寄托在一個物上,像我們常用“蠟燭”來表現(xiàn)老師的高尚無私;用“歲寒三友”,來表達傲霜斗雪的精神。
當前位置:招生網 > 高中資源 > 高中語文知識 >
本文地址:?aid=323735
Tags:
轉載:感謝您對網站平臺的認可,以及對我們原創(chuàng)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睞,非常歡迎各位朋友分享到個人站長或者朋友圈,但轉載請說明文章出處“來源演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