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市教育局召開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現場辦理會,對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涉及的熱點教育建議和提案進行了集中答復。據了解,今年市教育局共收到市人大代表建議18件,政協提案49件,內容涉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留守兒童受教育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等熱點問題。
留守流動兒童是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轉型而出現的一個特殊社會群體。近期,市婦聯、市教育局、市社科院組成聯合調研組,對濟南留守流動兒童生存發展現狀進行了調研。目前,濟南共有留守兒童30989人、流動兒童97196人。如何妥善解決留守兒童的入學問題,成為不少委員關注的熱點。
對此,市教育局表示他們將在2012年深入開展的“愛在校園”教育志愿者活動基礎上,把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作為專項工作,常抓不懈。要求各校都建立起“留守兒童個人檔案”,學校統一部署管理。同時要求學校對留守兒童開展針對性的心理咨詢、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留守兒童易產生的自私、自卑、厭學,使在外出務工人員得以安心工作。
針對人大代表所提的農民工子女入學難的問題,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早在2002年,濟南就分別出臺相關文件,取消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借讀費,讓他們在就學方面與市民同等待遇。而且從2003年起,全市每年撥付專項資金,通過建立科學探究室和“溫暖圖書工程”等措施,改善外來務工子女定點學校的建設。僅2012年,全市撥付專項資金2200萬元用于改善定點學校的辦學條件。隨著外來務工子女數量的不斷增加,全市在現有的66所外來務工子女定點學校的基礎上,今年將再增加10到16所定點學校,全力解決弱勢群體子女的上學問題。
如何加強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也被不少政協委員寫進了提案。就委員們的提案,市教育局副局長王春光介紹,現在市教育局正努力促使各縣(市)區建立素質教育拓展基地,使青少年學生走出家門“求知有學處、實踐有用處、活動有去處”,形成由學校、家庭、社會共建實施素質教育的平臺。
在答復會上,在座代表和委員們也都積極發言,為全市教育的發展提出了具有建設性的建議。據記者了解,除了今天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對反映比較集中的教育方面的問題舉辦現場答復會,其余有關教育的建議提案教育局將采取現場查看、上門面復和電話聯系等形式進行答復,力爭提高答復的針對性,讓所有建議和提案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