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在即,很多人在準備最后沖刺的同時,也在關(guān)心高考成績。2018高考狀元名單,高考文科狀元和理科狀元資料尚未公布,下面是往年高考狀元名單,高考文科狀元和理科狀元資料,想要了解同學可以參考下。同時關(guān)注收藏高考升學網(wǎng)本頁面,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發(fā)布2018年高考狀元名單相關(guān)信息。
2018狀元匯總 | 北京狀元 | 上海狀元 | 廣東狀元 |
山東狀元 | 江蘇狀元 | 浙江狀元 | 湖北狀元 |
四川狀元 | 天津狀元 | 陜西狀元 | 湖南狀元 |
福建狀元 | 重慶狀元 | 安徽狀元 | 遼寧狀元 |
江西狀元 | 海南狀元 | 吉林狀元 | 山西狀元 |
廣西狀元 | 云南狀元 | 黑龍狀元 | 青海狀元 |
甘肅狀元 | 河北狀元 | 貴州狀元 | 河南狀元 |
新疆狀元 | 內(nèi)蒙狀元 | 寧夏狀元 | 西藏狀元 |
忠厚持家久 啟明星下成長的狀元
在畢玉才看來,父母都是農(nóng)民,父親趕了一輩子馬車,不可能懂得什么“忠厚持家久,詩書繼世長”的深刻內(nèi)涵,但是從中國農(nóng)民的傳統(tǒng)認知中,父母知道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應當上進。
“賣了麥子買籠屜,不蒸饅頭爭口氣”這是父親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一分錢都要掰成兩半花。有一次,父親在家里搭火炕,搭完之后突然發(fā)現(xiàn)丟了五分錢,他愣是把火炕扒了,找到了丟失的五分錢。那時候五分錢能買兩盒半火柴。即便這樣,父親也沒有阻止孩子們上學。
大兒子在生產(chǎn)隊當會計,本來有一份收入,后來有一個機會上工農(nóng)兵大學,大兒子征求父母的意見,一家八口人全都投了贊成票。家里最困難時,給大兒子往學校寄過兩元錢。
那個時候,畢玉才正在讀中學,家離鎮(zhèn)里中學15華里,早晨七點半上課,天不亮母親就得爬起來給他做飯。當時家里連一塊鐘表都沒有,母親是根據(jù)啟明星的高度來推算時間安排早飯。遇上陰雨天,常常是飯做好了再睡一覺天還沒亮。三年時間,一千多天,母親沒讓他吃過一頓冷飯。
“在我回縣城高中參加高考那一周,臨行前母親把三張白面餅塞進我兜里,一句話也沒說。但一位母親的殷殷期待我卻深深地領悟了。每當我面臨一次新的抉擇,母親總是用這種特殊方式表達她的感情:餅是有‘層’的,母親是希望我馬到功成啊!”談起母親,畢玉才的眼睛里泛起了淚花。
高考結(jié)束后,畢玉才從縣里回到了家。命運懸而未決的那段時光是痛苦難挨的。可是,母親總是若無其事,漠不關(guān)心的神情,直到1985年8月12日大哥從縣城里回來,帶來了弟弟被北京大學錄取的喜訊,母親終于控制不住自己,放下手中的飯碗,躲到廚房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場。
孝道:每年回老家過年
當年,畢玉才是以鐵嶺地區(qū)文科狀元的身份考上了北大,《鐵嶺日報》和《遼寧教育》雜志當年都做了長篇報道。
大哥當時剛剛畢業(yè),僅掙37元錢,但每個月都從微薄的工資中拿出十元供畢玉才上大學。
大學一畢業(yè),盡管有很多機會留在北京,但考慮到母親體弱多病,畢玉才還是義無反顧地回到了沈陽,不料,母親在他畢業(yè)五年后,剛剛有了兒子畢龕四個月后就去世了。奶奶和孫子甚至都沒有見上一面。打那以后,畢玉才把三姨和四姨視為自己的親媽,每次回家,不管多忙,都過去看一下。因為,只有從她們身上,還能找到母親的影子。
畢玉才從1985年畢業(yè)來到沈陽,至今已有31年,期間有30年,沒有在沈陽過過春節(jié),因為有父母在康平農(nóng)村,春節(jié)一定要一大家子團圓。一是孝敬老人,二是一家人在一起交談一下一年的成敗得失。
母親去世后,全家人把所有的情感傾注到了父親身上,直到86歲高齡的父親去年春節(jié)去世,每一個春節(jié)都是兄妹六人及全家陪著他度過。
今年春節(jié),是父親去世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畢玉才一家首次在沈陽過年。但畢玉才說,這個年過得“空落落的”,“以前,人們都說‘上有老才能下有小’多么辛苦,現(xiàn)在才知道,‘上有老下有小’多么幸?!?。所以春節(jié)以后,畢玉才就帶著愛人和孩子,高高興興回了老家。
“父母雖然沒什么文化,但他們一生堅守著自己的底線,每一個孩子都要上進,不管你是上學還是當農(nóng)民,都要盡心盡力,忠厚勤奮?!碑呌癫耪f,盡管父母都去世了,但父母的這些教誨,是他們一生的財富。
教育兒子不爭之愛
畢龕四五歲的時候,畢玉才鄉(xiāng)下的哥哥帶孩子到省城看病,妻子 熱情地做了一桌飯菜。不料,碗筷剛擺好,臥室里傳來一聲嚎啕。
“爸爸,他搶我東西啦!”畢玉才推開門一看,兒子畢龕正雙手摟著一堆玩具哭,七八歲的小侄兒怯生生地站在一旁,手足無措地為自己辯解:“三叔(畢玉才在家排行老三),我就是想拿一個小火車玩玩?!?/p>
“現(xiàn)在的城市孩子,高樓大廈封閉了他們的視野,也封閉了他們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因而很難與他人合作?!毕胫胫呌癫耪嫦霙_上去給孩子一巴掌,但又怕哥嫂多心,于是強壓住蒸騰的怒火,吃完午飯,與哥嫂一同送侄兒住進了醫(yī)院。
晚上,畢龕也似乎意識到自己有些過分了,因而沒話找話地來到父親跟前:“爸爸,給我講個故事吧。”
畢玉才若有所思地想了一下,給孩子講了起來,“從前哪,有那么哥倆,差不多一般大,但哥哥勤快,弟弟懶惰。父母給哥倆安排的活,弟弟總是能躲就躲,結(jié)果,兩個人的活都變成了哥哥一個人的活。”
“那哥哥不生氣嗎?”畢龕迫不及待地問,爸爸告訴他,“不生氣啊,因為哥哥發(fā)現(xiàn):弟弟不干活的時候,都是在學習哪?!?/p>
“后來呢?”畢龕問,父親告訴他,“后來,弟弟考上了全國最好的大學,而哥哥還是一個農(nóng)民?!?/p>
畢龕聽了之后,若有所思了半天,突然恍然大悟,他探出小腦袋,在父親的額頭輕輕頂了一下,然后跑進臥室,抱出一大堆玩具,說:“爸爸,咱們一起到醫(yī)院看小哥,好嗎?”
現(xiàn)在,畢龕已經(jīng)大學畢業(yè),在一家美國企業(yè)掙年薪,但他仍然知道,日子要節(jié)儉著過,到啥時候都不能忘了,在那遙遠的小山村,還有一幫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