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石室中學(文廟校區(qū))簡介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學(CHENGDU SHISHI HIGH SCHOOL),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簡稱成都四中,為首批四川省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一級示范高中。學校前身可追溯到西漢漢景帝末年(約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創(chuàng)建的“石室精舍”,1940年2月,原址建立的成都府中學堂更名四川省立成都石室中學,1983年,恢復舊名石室中學。2018年7月,中國科協(xié)青少年科技中心公布“2018年度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特色單位”,成都石室中學在列。
成都石室中學(文廟校區(qū))辦學歷史
學校前身可追溯到西漢漢景帝末年(約公元前141年),時任蜀郡太守文翁深感蜀地偏遠仍有蠻夷之風,便“立文學精舍講堂作石室”,在成都南門修起學宮,招各縣子弟入學,大興教化。還從郡縣吏中挑選“開敏有材者”前往長安學習,待其學成歸來后委以官職擔任講學任務(wù)。文翁開地方官學之先河,拉開了天府文化啟蒙運動的大幕。從此,巴蜀大地承沐文翁教化,巴蜀學術(shù)文化勃然興起,人才輩出,比肩齊魯中原。文翁石室開辦17年后,漢武帝劉徹決定推廣文太守的辦學經(jīng)驗,下令全國普遍興辦文翁石室式的官學。出土的漢代石刻畫像中,有文翁講學圖。五代后蜀孟昶曾用8年時間,將文翁石室的教材《十三經(jīng)》刻了幾千塊石頭,讓學生們摹拓,現(xiàn)殘存若干塊,保存于博物館中。“文翁化蜀”成為與“李冰治水”齊名的璀璨奪目的歷史名片,文翁贏得了世世代代成都人的景仰和尊重。
開教育風氣的文翁石室,從漢代一路走來,走過了2160個春秋,縱然時局艱難,社會動蕩,時移世易,但仍弦歌不輟,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雖校名多次更改,但校址從未變動,這在中國及世界都極其罕見,被國際譽為具有“中國標本”意義的“千年名校”,締造了中國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的奇跡。
千百年來,文翁石室培養(yǎng)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古代有司馬相如、揚雄、陳壽、李密等著名文人,近代有彭端淑、劉光第、郭沫若、李劼人、何其芳等名家名流,當代有鐘山、沙國河、陳懋章、李蔭遠、翁宇慶、段寧、馬志明、茍清泉等杰出院士。他們?nèi)缤残浅?,熠熠生輝,映照四方。當代著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于1999年為石室中學題詞“古今一校,揚輝千秋”,正是對文翁石室無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影響力的最好概括。
成都石室中學(文廟校區(qū))硬件設(shè)施
文廟校區(qū)主要建筑有教學樓、綜合樓、信息中心、校史館、食堂、學生宿舍、圖書館、逸夫樓和體育館,形成了三院(學生科學院、學生文學院、學生藝術(shù)院)、兩館(科技館、文翁館)、兩中心(學科競賽中心、信息技術(shù)中心)和一空間(創(chuàng)客空間)的整體布局。教室均配備最新多媒體設(shè)備,實驗室實驗設(shè)備齊全先進。各年級均有網(wǎng)班教室,每天向加盟學校直播教學課程。操場配備有籃球場、排球場、乒乓球場及室內(nèi)體育館等運動場館。
你若繼續(xù)做過去的事,你將一直是過去的你。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所拆毀的,以他人為中心的人可以重建。忍耐不僅是忍受困難,更是將忍耐化為能力。天夠黑的時候,才能看見星星。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結(jié)果,但是不努力卻什么改變也沒有。以上成都石室中學(文廟校區(qū))簡單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