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要推動 雙一流 建設,高校的注意力恐怕不能僅局限于學科建制、規章制度的小修小補,而根本在于培育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與鮮明特色,形成獨樹一幟的辦學風格,最終以 一校一章程 的形式得以呈現。
較為密集的綜合大學教育學科被裁撤現象背后的原因是復雜多樣的,但不可否認, 雙一流 建設與之密切相關。要推動 雙一流 建設,高校的注意力恐怕不能僅局限于學科建制、規章制度的小修小補,而根本在于培育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與鮮明特色,形成獨樹一幟的辦學風格,最終以 一校一章程 的形式得以呈現。
蘭州大學近日宣布撤銷教育學院及內設機構。無獨有偶,2015年4月以來,幾所著名大學的有關教育研究機構、教育學院被撤銷,一些著名綜合性大學裁撤教育學科的計劃也在醞釀中。
較為密集的綜合大學教育學科被裁撤現象背后的原因是復雜多樣的,但不可否認, 雙一流 建設與之密切相關。裁撤資源消耗大、不占優勢的學科,集中有限的經費和資源發展優勢學科,看似合理,但學科裁撤如果僅是對爭創 雙一流 的應急措施,那么其效果很可能不盡如人意。
如何推動 雙一流 建設?高校的注意力恐怕不能僅局限于學科建制、規章制度的小修小補,而根本在于培育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與鮮明特色,形成獨樹一幟的辦學風格。從這個意義上說,目前正在大力推進的高校章程制定工作承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即通過全盤統籌謀劃,確立高校特色,最終以 一校一章程 的形式得以呈現。
近年來,高校章程制定明顯提速,依法治教觀念逐漸深入人心,但出現了模板化、臉譜化、同質化等現象,距離 一校一章程 彰顯高校特色、強化質量的要求尚有較大差距。進一步厘清 一校一章程 的基本內涵與制定思路,對于高校章程建設、推動高校 雙一流 建設進程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一校一章 程是推進依法治教、 雙一流 建設的戰略選擇
高校章程本質上是一種契約,這種契約理順并規范大學外部與內部兩方面的關系。從外部來看,高校章程是公權部門與大學之間就大學法律地位、使命、治理結構等方面意見的合意表達。章程確立了高校與政府在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民事主體地位,從根本上打破了不平等的行政隸屬關系,明確了政府和大學各自的權利與義務,對公權行使進行制約,規定了政府干預高校的權力范圍和干預程度,成為大學自主權落實的依據。
從內部來看,章程是高校各利益相關者與大學之間的合意約定。章程對高校辦學者、教職員工和學生的權利和義務作出明確要求,并以文本的形式加以確定、公布,這就意味著學校的教職員工和學生以就業和就讀的行為方式,表達知曉并遵循高校章程內容和條款的合意性。從其內容和功能上,章程除了規定動作,還對本校獨有的辦學定位、辦學理念、組織結構和服務面向等重大基本問題進行規定,承載著高??茖W健康辦學理念的持續化、個性化發展。高校章程理應成為高校獨特競爭力與發展思路的個性名片,是大學推進 雙一流 建設的有力抓手。
人的發現與培養是 一校一章程 的邏輯起點與歸宿
何為 一校一章程 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公眾從高校章程中應首先讀到該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獨特見解和制度設計。蘭州大學在宣布撤銷教育學院的同時,又宣布重新組建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慕課發展中心和教師教學發展中心。這一系列密集的裁撤與新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蘭州大學在凸顯特色與優勢上的思路。事實上,高校特色的最大辨識度在于人才培養的定位,在實現人的培養過程中,自然顯現出區別于其他高校的自我定位、發展思路和學科建制等,這也應順理成章地成為 一校一章程 自選動作的出發點。
一校一章程 的邏輯起點在于教育對象不同,為每一個人提供適切的教育是高校的根本任務。教育對象的知識結構、能力個性和思想素養等方面千差萬別,如果用統一的模子培養人,就會南轅北轍,距離 雙一流 建設越走越遠。
制定章程的首要思路是根據學校定位、服務面向、生源質量、社會需求等設計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如學術導向抑或應用導向,進而完善一系列制度建構,如學科設置、教學制度、學生管理、科研規范和質量保障體系等。從教育對象出發的高校章程必然是有個性的,呈現出思想的多樣性與風格的個性化。
服務社會是 一校一章程 的重要價值選擇
公眾從章程中能夠捕捉到該校服務社會發展能力的信息, 一校一章程 所體現的是高校獨特的核心競爭力。
一校一章程 應體現大局觀、發展觀,每一所學校的頂層設計都應設身處地與國家、區域的發展需求相結合,提升服務、引領能力。教育學院被裁撤,很大程度在于教育學院在師范教育轉型的浪潮中,仍將培養學術人才作為辦學目標,遠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無法顯示出教育學科的優勢與特色,無法發揮其社會價值。但高校在推進 雙一流 的過程中,裁撤弱勢學科并不能解決全部問題,關鍵在于學科特色與服務社會相結合。例如,美國芝加哥大學教育學院由于杜威的緣故,在美國教育研究領域具有重要而獨特的象征意義,但由于后期過分追求嚴密和定量化的理論研究,始終不放棄實證主義的研究范式,與基礎教育一線實踐嚴重脫節,終究被迫關閉。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教育學科被定位為應用性學科,高度重視教育學術研究與教師教育專業建設的互動作用,積極將其學術研究成果應用于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改革實踐之中,始終煥發著強大的生命力。
因此,提升教育專業服務國家、區域社會發展的能力既是高校社會價值的體現,又是衡量高校綜合實力的試金石。高校發展理念是否正確、定位是否準確、制度是否科學,檢驗標準就是其成果產出(包括人才隊伍、科研創新能力、產業轉化等)能否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能否將教育轉化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政治文明、文化發展、產業進步的重要力量。高校章程作為學校辦學的基本憲章,要有宏觀的視野和較高的站位,從國家、區域的發展戰略高度出發,為本校量身定制章程。
制度保障是 一校一章程 的有效實現路徑
如何最大限度地設計出高校章程的自選動作,如何使高校章程在制定、核準后,真正落地?制度設計、路徑依賴是關鍵。
差別化授權是 一校一章程 的前提。目前,高校章程千 章 一面并不全部是高校自身的原因。從制度設計來看,高校章程必須按照相關法律的規定完成以保證其合法性。規定動作是剛性的,自選動作是柔性的。 一校一章程 首先需要得到更多的自主權授權,否則限定在同一個權限范圍內,自選動作就失去了生長點。雖然《高等教育法》明確授權高校7項自主權,但國家及省市層面的法律、法規、條例等多是原則性的,而高校層次與類型豐富,所需要的辦學自主權以及行使自主權的能力均具有較大的差別。因此,差別化授權就成為真正落實高校自主權、推進依法治校的重要前提。國家應針對高校的辦學層次、內部治理能力差別化授權,通過章程的形式將差別化、靈活性等柔性管理的思想轉化為現實。
打破精英決策模式,建立公共決策模式,形成上下聯動、左右互動、內部動員的機制,決策模式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從 一校一章程 的制定主體來看,高校是文本起草主體,但教育主管部門、當地其他行政職能部門、產業部門、企業均是高校章程制定不可或缺的主體。只有高校統籌考慮當地教育發展規劃思路、經濟走勢、市場需求等多方因素,個性鮮明的高校發展才能躍然紙上。此外,高校章程制定要充分調動利益相關者的積極性,形成多元主體參與的局面。高校章程制定不能閉門造車,而應建立在廣泛調研、系統思考、多方論證的基礎上。外部建立意見征求、第三方論證的機制,能夠廣泛吸納社會意見,發揮專家效能;內部建立公共決策模式,教師代表、學生代表參與機制,為高校教工、學生等利益相關者表達意見、提出訴求創造條件,提供渠道。
建立科學的監測體系,對章程的實施效果進行準確評估。任何個性鮮明的章程終將接受實踐的檢驗。高校應開展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建立一整套科學完善的章程執行實效監測體系。
一校一章程 與 雙一流 建設均是高校重新審視自我、挖掘自身潛力的個性化發展尋寶之旅, 一校一章程 的真正意義不在于為完成行政任務或接受評估,而是真正確立高校的核心競爭力與獨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