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呼倫貝爾學院專升本生物科學專業(yè)課考試大綱
一、考試性質
生物科學專業(yè)大類專業(yè)綜合科目基礎理論考試是為內蒙古自治區(qū)普通高校招收生物科學專業(yè)大類的“專轉本”學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全省統(tǒng)一考試。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在高職(專科)階段相關專業(yè)知識、基本理論與方法的掌握水平??荚囋u價的標準是報考該專業(yè)大類的高職(專科)優(yōu)秀畢業(yè)生應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普通本科院校擇優(yōu)選拔,確保招生質量。
二、適用專業(yè)
本考試大綱適用于食品生物技術(570101)、藥品生物技術(570103)。
三、命題規(guī)則
1.通用性原則:依據普通本科院校生物科學類專業(yè)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對共性專業(yè)基礎知識的要求,根據教育部頒布的高等職業(yè)院校專業(yè)教學標準,歸納和提煉生物科學類專業(yè)必備的核心專業(yè)知識、技能和素養(yǎng),涵蓋相關行業(yè)技術領域必備的知識與技能。
2.基礎性原則:著眼于學習者綜合素質提升,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為主要考查內容,注重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況,強化學生手腦并用與知行合一,幫助學習者形成良好的規(guī)范意識和嚴謹的職業(yè)態(tài)度,促進他們技術能力的成長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高。
3.科學性原則:命題力求科學、規(guī)范,試卷應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區(qū)分度,真實、準確地檢測出學生掌握專業(yè)理論知識的水平。
四、考查內容
(一)課程A:微生物學
【考查目標】
1.掌握微生物學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基本實驗技能及其應用等知識;
2.掌握微生物的系統(tǒng)分類、細胞結構與功能、生理代謝、遺傳變異、生態(tài)學和免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以及相關實驗技術;
3.掌握應用這些知識和技術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考查內容】
1.緒論
1.1識記微生物概念;
1.2分析微生物的共性,領會微生物對人類的影響;
1.3領會人類對微生物世界的認識的五個階段,學習微生物的任務。
2.原核微生物的形態(tài),構造和功能
2.1識記原核生物,細菌,缺壁細菌,原生質體,芽孢,莢膜,鞭毛,伴孢晶體,放線菌,支原體,衣原體和立克次氏體的概念;
2.2領會細菌的基本構造和功能;
2.3分析G+和G-細菌細胞壁的異同;
2.4綜合分析革蘭氏染色法的機制。
3.真核微生物的形態(tài),構造和功能
3.1識記真核微生物,酵母菌,霉菌,假菌絲,鎖狀聯(lián)合的定義;
3.2領會真菌、酵母菌的菌體特點,繁殖方式,細胞構造,及其細胞壁的結構;
3.3領會并分析各類不同酵母菌的生活史和各階段的特點;
3.4分析比較細菌、放線菌、酵母菌和霉菌細胞壁成分、菌落的異同,以及它們原生質體制備方法;
3.5分析比較霉菌的營養(yǎng)菌絲和氣生菌絲的特點,以及它們的特化結構。
4.病毒與亞病毒
4.1.識記病毒,真病毒,亞病毒,噬菌斑,烈性噬菌體,溫和噬菌體,溶原菌,溶原性定義;
4.2領會病毒粒對稱體的種類,每種對稱的特殊外形的代表病毒;
4.3分析烈性噬菌體的裂解性生活史和一步生長曲線的特征參數。
5.微生物的營養(yǎng)與培養(yǎng)基
5.1識記自養(yǎng)微生物,異養(yǎng)微生物,營養(yǎng),營養(yǎng)物,C/N,氨基酸自養(yǎng)型生物,氨基酸異養(yǎng)型生物,生長因子,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培養(yǎng)基的定義;
5.2領會四大類微生物的最適生長pH范圍及常用的培養(yǎng)基名稱,微生物的六大營養(yǎng)要素;
5.3能夠應用鑒別性培養(yǎng)基,領會鑒別性培養(yǎng)基的使用的原理;
5.4分析培養(yǎng)基的分類方法和應用范圍。
6.微生物的新陳代謝
6.1識記新陳代謝,生物氧化,有氧呼吸,無氧呼吸,發(fā)酵,氧化磷酸化,光合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代謝補償途徑,Stickland反應的定義;
6.2領會生物氧化的形式、過程、功能及類型,以及化能異養(yǎng)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中,脫氫和產能的途徑,分析并比較各途徑的主要特點,領會青霉素抑制菌機制;
6.3分析有氧呼吸、無氧呼吸、發(fā)酵的異同點以及同型和異型乳酸發(fā)酵途經的異同;
6.4識記并領會生物固氮酶的特性和固氮過程,以及大分子物質肽聚糖合成的過程。
7.微生物的生長及其控制
7.1識記單細胞微生物典型生長曲線,最適生長溫度,巴氏消毒法,抗生素,生長限制因子,滅菌、消毒、化療、防腐,連續(xù)培養(yǎng),恒化培養(yǎng),恒濁培養(yǎng),化學殺菌劑,消毒劑的的定義;
7.2領會典型生長曲線的幾個時期和各期特點,根據各時期的特點,分析在具體生產中的應用;
7.3分析恒濁培養(yǎng)和恒化培養(yǎng)的異同,以及滅菌、消毒、防腐和化療的異同;
7.4領會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測定方法,高溫滅菌的原理和方法,抗生素對微生物的作用機制。
8.微生物的遺傳變異和育種
8.1識記基因突變,營養(yǎng)缺陷型,光復活作用,基因重組,結合,轉化,轉導,轉染,缺陷噬菌體,衰退,復壯,冷凍干燥法,準性生殖的定義;
8.2領會微生物遺傳物質的特點,自然界微生物基因重組的方式,在遺傳育種中的應用,營養(yǎng)缺陷型微生物的特點,分析營養(yǎng)缺陷型微生物在具體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8.3領會Ames實驗檢測致癌劑的理論依據,并對其在環(huán)境監(jiān)測方面加以利用;
8.4領會菌種衰退的原因,能夠對衰退菌株進行復壯,能夠進行正確的菌種保藏。
9.微生物的生態(tài)
9.1識記水體自凈作用,大腸菌群數,正常菌群,微生態(tài)制劑,無菌動物,互生,共生,寄生,拮抗,混菌培養(yǎng),BOD,COD,活性污泥的定義;
9.2利用微生物代謝特點,進行污水處理、環(huán)境治理的應用。
10.傳染與免疫
10.1識記非特異性免疫的組織結構與免疫的機制及特異性免疫的相關知識和免疫細胞、抗原、抗體的基本概念;
10.2了解免疫學方法及其應用的相關內容及主要抗體反應的一般規(guī)律,要求掌握三種反應類型及標記技術。
11.微生物的分類和鑒定
識記微生物的種、新種、菌株的定義,領會雙命名法命名原則。
(二)課程B:生物化學
【考查目標】
1. 掌握生物大分子(糖、脂、蛋白質、酶、維生素、核酸、激素)的結構、性質和功能;
2. 掌握生物體內主要的物質代謝和能量轉化(糖代謝、脂代謝、氨基酸代謝、核酸代謝、生物氧化);
3. 掌握遺傳信息傳遞的化學基礎,主要包括DNA 的復制、RNA 的合成、蛋白質的合成及細胞代謝調控等;
4. 掌握生物化學領域研究前沿的動態(tài)。
【考查內容】
1.緒論
1.1生物化學定義和研究內容;生物體內生物大分子的種類和組成特點。
1.2生物化學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
1.3生物化學產生與發(fā)展的幾個重要階段及其代表性成果。
2.核酸的結構與功能
2.1核酸的生物學功能;
2.2核酸的基本構成單位核苷酸、堿基的結構;
2.3核酸的分類,DNA和RNA的區(qū)別;
2.4核酸一級結構的特點、主要作用力和表示方法;
2.5 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特點和作用力;
2.6 tRNA的三葉草模型結構及每個結構部分的作用;
2.7 rRNA和mRNA的結構特點;
2.8核酸的溶解性、酸堿性質、紫外吸收性質;
2.9核酸的變性本質、引起變性的因素和變性后相關性質的變化,核酸變性后復性的條件。
3.蛋白質化學
3.1蛋白質的生物學功能;
3.2構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并熟悉這20種氨基酸的三字符;酸性氨基酸、堿性氨基酸的種類;氨基酸兩性解離的性質;
3.3肽的結構;熟悉肽的命名規(guī)則;了解一些天然寡肽的作用;
3.4蛋白質一級結構的特點;蛋白質一級結構的測序流程;
3.5蛋白質二級結構的類型;α-螺旋和β-片層的結構特點;
3.6二級結構向三級結構的轉變;三級結構和四級結構的特征;
3.7蛋白質一級結構的改變與分子病的產生;蛋白質高級結構變化與蛋白質功能改變間的關系;
3.8蛋白質的兩性性質和膠體性質,熟悉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的測定方法;
3.9引起蛋白質沉淀的因素;蛋白質變性本質和變性后性質的改變;
3.10蛋白質的分類標準;蛋白質分離提純的規(guī)則和基本流程。
4.酶
4.1酶和一般催化劑的區(qū)別;酶專一性的機理;全酶的構成;
4.2酶的分類和催化的反應類型;酶的命名規(guī)則;
4.3中間產物學說;誘導契合學說;酶高催化效率的因素;
4.4酶的活性中心構成;掌握酶原激活的本質及意義;
4.5酶促反應動力學方程;米氏常數的意義;
4.6 pH、溫度、激活劑等因素對酶催化效率的影響;競爭性抑制劑、非競爭性抑制劑對酶的影響;
4.7別構酶、同工酶和共價修飾酶的活性調節(jié)方式;
4.8酶活力與比活力的區(qū)別及計算;
4.9維生素的作用和分類;水溶性維生素構成的輔酶類型。
5. 生物氧化與氧化磷酸化
5.1生物氧化與體外氧化的區(qū)別;
5.2生物氧化的特點;
5.3生物體內高能磷酸化合物的類型;
5.4電子傳遞鏈的存在部位;
5.5 NADH呼吸鏈和FADH2呼吸鏈的組成和順序;
5.6抑制劑在呼吸鏈上的作用位點;
5.7氧化磷酸化的類型;
5.8與電子傳遞鏈相偶聯(lián)的氧化產能;
5.9氧化磷酸化的機制;
5.10解偶聯(lián)劑與抑制劑的區(qū)別;線粒體外NADH的產能方式。
6. 糖類代謝
6.1糖類物質的生物學作用;糖的分類;單糖的鏈式結構和環(huán)狀結構;寡糖和多糖的結構;
6.2二糖的降解;淀粉在不同的淀粉酶作用下的降解方式;糖原的降解過程;
6.3糖酵解的發(fā)生部位、化學歷程和能量的生成;糖酵解途徑的生物學意義;
6.4丙酮酸在不同條件下的去路;
6.5糖有氧分解的階段;丙酮酸在有氧條件下的轉化及能量變化;
6.6三羧酸循環(huán)的途徑及其特點、生物學意義和能量變化;
6.7磷酸戊糖途徑的發(fā)生部位;磷酸戊糖途徑氧化階段的反應;磷酸戊糖途徑的意義;
6.8糖異生作用的反應歷程;糖異生與糖酵解;
6.9糖異生的意義;
6.10活性葡萄糖;蔗糖和淀粉的生物合成過程。
7. 脂類代謝
7.1脂肪的構成和生物體對脂肪的吸收方式;甘油代謝;
7.2脂肪酸的β-氧化方式;
7.3脂肪酸的其他氧化方式;乙酰CoA轉化酮體的過程;
7.4酮體的組成;脂肪酸合成與脂肪酸氧化的區(qū)別;
7.5磷酸甘油的來源;
7.6脂肪酸從頭合成的反應歷程。
8. 蛋白質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與轉化
8.1作用于蛋白質的酶類;食物中蛋白質的消化和生物體內自身蛋白質的降解方式;
8.2氨基酸氧化脫氨、轉氨和聯(lián)合脫氨基方式;
8.3氨基酸的脫羧基作用;氨基酸降解產物的去向;
8.4尿素循環(huán)的意義、特點及與TCA循環(huán)的連接點;
8.5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
9. 核酸的酶促降解及核苷酸代謝
9.1作用于核酸的酶及其分類和特點;
9.2核苷酸分解為堿基、戊糖和磷酸的過程;
9.3嘌呤堿基和嘧啶堿基的分解途徑;
9.4嘌呤堿基和嘧啶堿基的全程合成途徑和補救合成途徑;
9.5嘌呤環(huán)和嘧啶環(huán)中各原子的來源;
9.6核糖核苷酸向脫氧核糖核苷酸的轉化。
10.核酸的生物合成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10.1 DNA合成的特點、所需酶類及作用;DNA合成的階段,反轉錄作用;
10.2 DNA修復的類型;
10.3 RNA聚合酶的組成;轉錄的起始、延伸和終止;轉錄的特點;
10.4蛋白質翻譯的輔助因子;
10.5原核生物蛋白質合成的起始、延伸和終止;
10.6真核生物蛋白質的合成過程;
10.7蛋白質翻譯后加工方式。
五、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考試形式
閉卷、筆試。
(二)考試滿分及考試時間
專業(yè)綜合基礎理論滿分100分??荚嚂r間120分鐘。
(三)試卷內容結構
(1)課程A 約50%
(2)課程B 約50%
(四)試卷題型結構
(五)試卷難易程度
較易題約占 30%,中等難度題約占 50%,較難題約占 20%。
六、其他
本大綱由省教育廳負責解釋。
本大綱自2022年開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