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體育學院建立于1958年8月。當時,國家體委、教育部根據華北地區體育教育事業發展需要以及體育師資、競技體育和體育管理人才匱乏的狀況,決定在當時的河北省省會天津市組建天津體育學院,由當時的河北省副省長、天津市市委書記、市長李耕濤兼任第一任院長。
教育技術學 (本科類 )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教育技術學基本理論與技能,具備扎實的教育和體育信息分析與處理能力,并與體育運動相結合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教育學、教育技術學導論、教學系統設計、C語言程序設計、網絡技術基礎、VB.NET程序設計、多媒體課件制作、體育信息技術概論、體育信息管理系統、體育場館與智能管理、體育電視節目制作。
師資情況: 本專業共有教師1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講師10人,助教1人。具有博士學位(在讀博士)2人。
授予學位: 教育學學士。
特殊教育 (本科類 )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識和能力,了解殘障人體育教學、訓練、競賽等相關知識和組織辦法,能夠在特殊教育或相關機構從事特殊教育實踐、研究和管理,在殘障人體育組織與管理方面具有專長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特殊兒童教育、特殊教育技術、特殊兒童病理學、特殊兒童康復、特殊兒童體育游戲、兒童異常發展與教育、中國手語、盲文、殘障人體育、殘疾人體育運動項目與規則、殘疾人醫學和功能分級等理論課程及游泳、籃球、乒乓球、健美操等技能課程,并開設特殊教育教師和殘疾人體育組織與管理兩個方向的選修課程。
授予學位: 教育學學士。
體育教育 (本科類 )
體育教育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際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厚專業基礎,并有現代教育觀念、良好科學素養和職業道德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從事體育教學及并能從事學校訓練、競賽、科研與體育衛生事業管理的師范型、應用型人才。
專業課程:學校體育學、體育課件制作、體質測評與運動處方、兒童少年衛生學、體育運動與心理健康等專業理論課程,并開設田徑、體操、足球、籃球、排球、游泳、武術、輪滑等術科技能課程及體育管理、運動訓練、體育與健康三個方向的選修課程。
授予學位: 教育學學士。
運動訓練 (本科類 )
運動訓練專業:
一、培養目標
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體育事業發展趨勢,培養掌握系統的運動訓練理論與方法,具有較扎實的技術技能、較高的專業素質和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能夠從事體育教學、訓練和運動健身指導相關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二、培養規格
(一)思想政治要求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政治立場堅定,擁護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努力學習和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基本原理,牢固確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熟悉國家有關教育、體育工作的的政策、法規,遵紀守法,品行端正;有較強的事業心、責任心和獻身精神。
(二)業務培養要求
1.系統地掌握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的基本理論知識。
2.掌握系統的專項技能和專項理論知識,具有較好的專項運動水平。
3.具有指導專項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實踐、組織體育競賽和承擔裁判工作的能力。
4.關注我國體育運動的方針、政策、法規,了解國內外運動訓練的發展動態。
5.具有一定的外語水平,掌握一門外國語;了解和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技能。
三、修業年限、學分及學位授予
1.修業年限
本專業本科學生修業年限為4年(可在4-6年內完成)。
2.學分
總學分163.5學分。
3.畢業和學位
凡取得我院正式學籍的學生,完成本專業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修滿規定學分,達到畢業要求者,發給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士學位條件的畢業生,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
四、學分、學時分配、課程設置
見培養方案
運動人體科學 (本科類 )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在學習運動人體科學和基本醫學知識基礎上,系統掌握康復與健康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并勝任全民科學健身和運動康復治療工作及研究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生理學、診斷學、中醫學基礎、臨床醫學概論、運動生理學(含實驗技術)、運動生物化學、神經系統疾病康復、心肺疾病康復治療、運動創傷與骨關節疾病康復治療、運動機能評定與運動處方、按摩與針灸技術、醫務監督等。
授予學位: 教育學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