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的國際競爭力逐漸轉(zhuǎn)變?yōu)槿瞬鸥偁幒团囵B(yǎng)。芬蘭的教育甚至一度被美國追捧為榜樣教育,成為全球頂尖的教育。芬蘭的教育非但不像我國教育那樣繁重,而且是課時最少,學生之間的落差最小,課后復(fù)習時間最少,假期最長。如此情況下芬蘭的教育是如何成為全球頂尖的教育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俗話說經(jīng)濟基礎(chǔ)決定上層建筑,所以一個國家的現(xiàn)實國情決定了該國怎樣去發(fā)展教育,建立怎樣的制度保障教育。我們都知道芬蘭的國土面積約為34萬平方公里,總?cè)丝诩s555萬。換句話說,芬蘭的國土面積只相當于我國的一個省,稍稍低于云南省的面積(約38萬平方千米),芬蘭的總?cè)丝谥幌喈斢谠颇鲜】側(cè)丝冢s4596萬)的1/8。從這個簡單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芬蘭確實是一個很小且人口稀少的國家,但正是這個小國創(chuàng)造了全球教育的“神話”,而這個神話我認為并不完全具有普及性,只能在某種層面給我們以思考和借鑒,甚至是在遙遠的未來我國才能完完全全的實現(xiàn)。
在芬蘭人心中,他們很清醒的認識到如同芬蘭這么小的一個國家若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是“適者生存、能者出頭”,非人性地將不適者淘汰、貶抑。那種做法,只適合那些人口多到允許耗損的“大國”。因而在教育之中,芬蘭人認為必須使每一個孩子都得到應(yīng)有的發(fā)展,不浪費任何一個人力資源,并且芬蘭稀少的人口現(xiàn)實也使其沒有浪費的資格和理由。所以芬蘭人嚴格奉行“不使一個人落后”的教育理念,精益求精。在他們心中,孩子一旦跟不上學習,如果不從制度層面上去特意照顧和鼓勵,學習與教育就會不平等、不均衡,最終就是整個社會都要為這些長大之后的孩子們付出更大的社會成本,更糟的是這些國民素質(zhì)缺口,即便再投入更多的資源矯正或改善,效果都很有限。因此,芬蘭的教育不僅要求并且做到人人都有受教育權(quán)利,人人平等,包括智力發(fā)展緩慢者、殘疾人等,為此更是不遺余力的建設(shè)適合各類人群的基礎(chǔ)設(shè)施,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被制度早早地去“篩選”,從而貼上“落后”的標簽。正是芬蘭的嚴峻現(xiàn)實國情和芬蘭人這種“不事一個人落后”、人人平等、人人受教育的理念,再加之芬蘭人務(wù)實的工作態(tài)度,造就了芬蘭教育的全球第一。
芬蘭,乃至不少西方國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具有不同于他國的風格。在我國,我們的教育習慣上是“先見樹,再見林”,但是芬蘭或不少西方國家則是“先見林,再見樹”。那“先見林”和“先見樹”的差異到底在哪里呢?“先見林”,能讓孩子先了解到整體課程概念與學習目標的全貌。而“先見樹”的教育模式,卻有可能在還沒有機會見到森林時,不少學生已經(jīng)在漫長又著重于樹的細節(jié)過程中,感到疲憊不堪而半途而廢。
例如,芬蘭的“花式溜冰課”基礎(chǔ)教學,老師先在一堂課里示范,教導好幾種姿勢、技法,且一個動作頂多教8-10分鐘就換另一種動作。短短四十五分鐘一節(jié)課的時間,學生就會接觸到四五種技法和概念。
這在我國是不會被家長理解的,家長們可能會覺得老師在一個細節(jié)、一項動作都還沒有教會學生,或是練習不足的情況下,怎么可能再繼續(xù)教新的呢?其實,家長的這種質(zhì)疑和干預(yù)源自于家長希望每一堂課都要立竿見影或反復(fù)演練,以確保子女都能熟悉課本和參考書的內(nèi)容和題型,這樣考試才能拿高分。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差別,是因為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于每一段時日都要評比與評鑒,既以考試要求學生,又以考核要求老師。如此一來,我們就無法了解孩子們是不是能夠?qū)W到整體、宏觀的概念,是不是能夠享受多元、跨科目學習的課程內(nèi)容,無法一窺不同階段的學習樂趣。
其實,從更深層次來說,如果在“見樹”的過程中,反復(fù)再反復(fù)地練習、考試,而最終的目的是要能壓倒周邊的競爭者,那么,學習與教育啟發(fā)人性良善的層面,以及希望培養(yǎng)終生學習的目標,反而在孩子年幼的階段就從制度層面被否定了,甚至進而抹殺了學生對任何一門課的長期學習興趣與持續(xù)了解的動力。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賽跑,還只是百米沖刺?人生漫漫長路,考試考得好、學??嫉蒙希偸嵌坛虥_刺的意味濃厚。人生在進入和離開學校前前后后的漫長歲月里,真的就只是小沖刺,還是可以學會終生學習呢?其實,芬蘭的教育將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賽跑演繹的淋漓盡致。
①在芬蘭,有的小學前兩年會讓學生分成三年來讀,也就是所謂的“零年級”。芬蘭人認為一切人生事物最重要的啟蒙,就在這個基礎(chǔ)階段;有好的基礎(chǔ),房子才能蓋得牢靠與長久。所以,他們認為這個階段是人格養(yǎng)成的最重要階段,急不得。而且,芬蘭的孩子滿七歲才入小學。芬蘭的研究與教育單位認為,七歲的孩子,就心智與情緒各方面的發(fā)展相較成熟,所以比較適合開始進入小學。但如果孩子尚未準備好,學校和相關(guān)的學前幼兒園老師,會與社會福祉人員一起鼓勵父母讓孩子多預(yù)備一年,就是以三年時間讀完低年級,不然就是向政府申請將孩子讀幼兒園提早一年,成為兩年的學前教育。
②談到“后進生”,許多人都不會陌生。對于后進生,在我國,更多的是教師放棄,然后是學生自暴自棄。但在芬蘭,沒有人會放棄他們。不僅教育體系不放棄,也期望學生不要自暴自棄,而且,這部分學生反而會享有更多的教育資源和社會關(guān)懷。雖然這部分學生在其它重視考試或以分數(shù)比高下的社會里,可能因為“游戲規(guī)則”不同而玩不過“好學生”,然而他們一生中最重要的啟蒙、學習階段則會因為芬蘭教師更多的愛心、耐心以及更實在的教育方法而能較真實、無憾地生長。芬蘭人堅信只要學校和學生共同找出一種激勵學習動力的生路,或許學習過程比一般學生漫長、曲折,但生命終究會自己尋覓到出口,只要給予它適當?shù)臋C會和平等對待的誠意。
③除了后進生之外,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基礎(chǔ)教育設(shè)施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芬蘭對于特殊兒童的教育有諸多的考量。比如,對身有殘疾的孩子,學校會配備專職人員陪護;一些公共基礎(chǔ)設(shè)施(如游泳池)也會考慮到坐輪椅的孩子們的需要,會特地設(shè)計輔助設(shè)備,以便使用。
④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荚囋谖覈呀?jīng)成為無數(shù)學生的夢魘。分數(shù)的高低,直接影響甚至決定老師對學生的關(guān)懷程度。可以說,考試已經(jīng)扭曲了老師和學生的心態(tài)。每一次考試完畢,總有部分考的不好的學生被拿出來批評教育一番。但是在芬蘭,這樣的情況幾乎沒有,芬蘭的教師把考試當做為學生樹立自信、激發(fā)學習熱情的工具。當芬蘭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考的不好的時候,老師會考慮要不要把成績告訴學生,告訴學生后會不會打擊到學生的學習熱情,是不是要重新組織一次考試,幫孩子找回一些自信。
總之,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一再強調(diào)孩子贏在起跑點,卻沒有適當?shù)匕l(fā)掘每個孩子的差異、天分與資質(zhì),那就是鼓吹每個人用沖刺的方法去長跑!贏了起點,卻會在中途把氣力和耐力用盡。即使一開始跑在前面的孩子,他們的動力如果無法來自自身,而是來自社會和家庭的期望,那人生從小就少了自發(fā)性的熱情,最后還是無法將人生馬拉松跑得精彩、完整。
看了芬蘭的教育體系,在回過頭來看我國的教育體系值得人深思,芬蘭的教育理念中更多的是不放棄每個學生,因材施教,尊重并且鼓勵每個孩子不同的天性而不是去打壓,復(fù)制一個又一個只知道學習的機器。
(來源:學校百科網(wǎng) https://www.zhixiao1.cn)文章共395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