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之初,百廢待興。為適應新中國大規模經濟建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1952年10月,經原西南軍政委員會工業部批準,重慶市機械高級技工學校的前身—“重慶技工學校”在山城誕生,2009年5月被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為重慶機械技師學院。時至今日,學校走過了近60年的輝煌歷程。傲然屹立在巴渝之南,長江之濱。以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為己任,先后為全國各地輸送了四萬余名各類技術人才,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團結奮進,勤懇務實的領導班子
二、風景秀麗,底蘊深厚的校園環境
四、以人為本、成效顯著的素質教育
學校積極推行學生素質教育,對學生實行半軍事化的規范管理和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在嚴格的管理和人性化的教育中勤奮學習,遵紀守法,力爭早日成才。同時大力倡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學校秩序良好,校園和諧文明,素質教育取得顯著成效。五、優勢互補、雙方共贏的校企合作
學校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積極探索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ABB(中國)有限公司、上汽菲亞特紅巖動力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引進世界500強企業先進的培訓理念和培訓模式,大膽改革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模式,積極推行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實現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教學內容與崗位能力、實踐教學與企業生產的有機統一,形成學校與企業的“無縫對接”。六、千錘百煉,屢創佳績的培訓質量
學校堅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確保培訓質量穩步提高。2004年11月學校組隊代表重慶市赴京參加“第一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兩名18歲的學生選手進入全國前20名,獲得由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技師職業資格證書,成為當年全市最年輕的技師。學校也因此獲得大賽組委會頒發的“最佳突出貢獻獎”。 2008年5月,在由重慶市教委、經委等12部門聯合舉辦的“重慶市第一屆中等職業學校職業技能大賽‘華中數控杯’數控技能競賽”中,學校一舉獲得數控車工和數控銑工競賽的第一、二名,并代表重慶市中職學校參加了由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11個部委在天津舉辦的 “2008年全國職業院校職業技能大賽”,獲得數控車工竟賽二、三等獎。在參賽的西部省市區中,名列第一。2009年3月,在由重慶市教委、經信委等13部門聯合舉辦的“重慶市第二屆中等職業學校職業技能大賽”中,學校榮獲了數控車工教師組一等獎,數控車工學生組一、二等獎,鉗工組二等獎、普通話組二等獎的優異成績。七、科學合理,服務完善的就業安置
學校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和就業觀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就業能力。同時,為畢業生就業提供具體的指導和幫助,多途徑、多渠道與用人單位密切聯系,建立就業服務網絡,不斷完善就業服務體系,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8%以上。
八、博采眾長,廣泛深入的職教合作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學校就積極與法國政府開展職業技術教育交流合作,有14名教師和管理人員26人次赴法國培訓,并與法國政府合作建立“中法職業技術教育培訓中心”,擁有法國政府提供的價值400萬法郎的教學設備。進入新世紀,學校積極參加中澳職教合作項目,學習西方工業發達國家先進的教育理念。同時與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開展廣泛深入的職教合作,借助國內外先進的職教經驗,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九、目標明確,鼓舞人心的發展前景
#p#分頁標題#e#學校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舉全校之力,完成八項具體任務,落實八條保障措施,確保在2012年前實現創建全國示范性中職學校和“全國文明單位”兩大目標,把學校打造成辦學特色鮮明,辦學機制靈活,專業設置合理、科技水平先進、育人環境良好、培訓質量一流、校園和諧文明、就業服務完善的西部乃至全國一流的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